留置针刀治疗气虚湿阻型膝关节滑囊炎临床研究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2014年度学术会议暨北京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917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留置针刀治疗气虚湿阻型膝关节滑囊炎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主要通过对117例气虚湿阻型膝关节滑囊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用留置针刀治疗52例,对照组用普通针刀治疗34例、普通针灸治疗31例.结果:留置针刀治疗组治愈37例、好转1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0.3%;普通针刀对照组治愈15例、好转9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0.6%;针灸对照组治愈9例、好转10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61.3%.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均P<0.05,均有显著差异.结论:留置针刀治疗气虚湿阻型膝关节滑囊炎效果显著.
其他文献
目的:为探讨纳米银痔疮净在多切口复杂性肛瘘术后的临床运用效果.方法:将100例复杂性肛瘘患者在采用主管切开挂线、支管旷置、对口浮线引流,每日坐浴冲洗后分为循管道仅注入纳米银痔疮净治疗50例作为观察组;另外50例仅循管道置放入适量甲硝唑纱条为对照组进行两组间治疗效果观察.结果:两组经过治疗的患者作为期一年以上的随访,两组术后复发率无明显差异(x2=0.211,P)0.05);而术后换药治疗时患者舒适
目的:探讨静脉全麻+局麻与腰麻两种麻醉方法行PPH手术的安全性和手术时间.方法:选择行PPH手术患者64例,男30例,女34例,年龄20~75岁,体重49~94Kg,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两组:静脉全麻+局麻组33例,选用芬太尼0.05mg~0.1mg静脉给药,3mm后静脉推注丙泊酚2mg/kg,术者用1%利多卡因做肛周局部浸润麻醉,静脉麻醉维持根据手术时间和病人对手术反应追加丙泊酚0.5mg
目的:研究补托方并微波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直肠黏膜内脱垂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1例给予补托方并微波治疗,对照组30例仅给予微波治疗,均治疗4周,随访4周,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在排便主要症状征积分变化、中医症侯积分的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4周后排粪造影复常率分别为45.2%(14/31)、26.7%(8/30),差异有显著意义(P<0
目的:观察痔瘘洗剂在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中的作用.方法:60例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患者自术后第二天开始使用痔瘘洗剂熏洗;对照组患者自术后第二天开始使用1∶5000pp液熏洗.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术后第2、4、6天肛缘水肿、疼痛及出血情况积分并进行统计;术后第6天观察统计两组治疗的综合总体疗效;记录术后第14、21天创面愈合率;观察术后创面愈
痔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目前认为痔病发生原因与盆底动力学改变、肛垫内动静脉吻合障碍及肛垫稳定支撑结构Treitz肌变性、断裂、肛垫下移有关.痔病治疗的目的在于消除或是缓解痔的症状.痔的治疗原则是尽可能保留肛垫组织、并使下移的肛垫重新回到和固定于原来的位置,尽可能减少对肛管解剖及组织结构的损伤.痔上黏膜吻合器(PPH)是一种利用吻合器环形切除直肠下端黏膜治疗ⅢⅣ期内痔及混合痔的手术方式.目前,该手术
目的:通过CT影像引导下针刀神经根触激松解术治疗下腰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和对肌电图分析,从神经电生理方面探索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机理.方法:将60例下腰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随机分为A、B组,其中A组为针刀治疗组,B组为针灸治疗组作为对照组.A组采用椎管内或(和)椎管外神经根针刀触激松解术治疗,B组采用寻筋取穴针灸治疗.术前和术后予以肌电图检测,术后1周和1个月、3个月分别进行相关指标
目的:观察雷火灸配合宣氏压痛点强刺激推拿治疗腰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该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雷火灸配合宣氏压痛点强刺激推拿治疗,对照组则运用传统艾灸、推拿配合康复训练进行治疗.以国际公认并广泛采用的腰腿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及临床疗效为观察指标,在治疗4周后进行观察比对.结果:两者患者的腰腿痛均缓解,
目的:观察动态针刀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动态针刀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1次/6d,2次为一疗程.对照组1次/d,10次为一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81.25%,高于对照组的56.67%(P<0.05);两组有显著差异x2=2.97,(P<0.0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目的:观察长圆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探讨治疗该病的较佳方法.方法:6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采用长圆针治疗,治疗组采用经筋辨证整体治疗,以膝周为主,辅以腰、髋及踝部等筋结处治疗,对照组单纯在膝周筋结处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VAS疼痛评分和症状体征评分法进行指标评估,观察比较两组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组显效21例,有效7例,好转2例,无效0例;
目的:报告针刀临床治疗中的腰腿疼痛并发症以及探讨对策.方法:运用针刀治疗棘间韧带损伤、椎管内外口松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出现头昏、头痛、眩晕等相关症状后的处理.结果:3例患者均在针刀手术后出现头痛、眩晕,平卧时症状减轻,直立位时头痛、眩晕症状加重,给予扩容改善微血循环及对症支持治疗等处理后,三位患者均完全康复.结论:针刀治疗应具备必要的解剖学知识和西医基本常识,腰椎疾病的针刀治疗要求操作者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