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药物治疗

来源 :第二十九届全国儿科药学学术年会暨第十届全国儿科药学中青年药师论文报告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562609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加,导致血浆内大量蛋白质从尿中丢失的临床综合征.临床上具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明显水肿四大特点.小儿肾病综合征分为三大类,即先天性、原发性和继发性,而原发性NS(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PNS)是儿童最常见的肾小球疾病之一.本文主要根据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肾脏学组发布的儿童肾病综合征循证指南(2016)以及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2012年发布的肾小球肾炎的指南,对儿童PNS的药物治疗进行归纳阐述.
其他文献
川崎病是一种发生于儿童的急性发热性血管炎性疾病,目前治疗川崎病的主要方法是急性期静脉给予免疫球蛋白和口服阿司匹林.恢复期继续服用阿司匹林等药物,治疗2至3月待冠状动脉完全恢复正常即可停药,若冠状动脉病变持续存在,则需在医师指导下长期服药,直到冠状动脉恢复正常为止.临床对免疫球蛋白和阿司匹林的剂量及疗程存在争议,相关指南推荐也不同.本文结合一例川崎病患儿对具体患者选择最优方案的临床思维及药学监护点展
目的:对本院质子泵抑制剂使用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规范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抽取本院2018年1月-6月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的全部门诊处方及住院医嘱,对药品使用品种、给药剂量、给药途径、患儿年龄、诊断、就诊科室进行统计,分析其合理性.结果:门急诊使用PPIs均为口服制剂,主要用于4-10岁儿童,主要诊断为腹痛、胃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住院患儿给药途径包括口服、静推、静滴,1岁以下住院患儿PPIs使用率较高
目的:探索孟鲁司特与维生素AD联合使用治疗婴幼儿喘息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本院进行婴幼儿喘息性疾病治疗的患者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孟鲁斯特及常规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给与常规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孟鲁斯特及维生素AD联合治疗.治疗期间观察两组患儿临床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以及4个月后复发率.结果:治疗组相较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
目的:了解临床药师干预前后山西省儿童医院(以下简称“本院”)住院患者蜂窝织炎抗菌药物使用的不合理率是否有变化,探讨干预效果.方法:利用医院信息系统抽取2015年1-12月诊断中含有“蜂窝织炎”所有出院病历,共71例,剔除13例合并其他严重感染性疾病病历,纳入58例.其中1-3月(干预前)17例、4-6月(干预中)14例、7-9月(第一阶段干预后)14例和10-12月(第二阶段干预后)13例.对上述
目的:通过国内PDCA循环应用于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的文献进行分析,为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质量控制工作提供方向,对PDCA循环的进一步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CNKI)2018年7月以前的国内PDCA循环应用于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相关工作的文献并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目标文献457篇,文献数量从2012年开始逐渐大幅增长.文献来源分布地域较广,但相对均衡.PDCA循环质量改
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的临床特点及发生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国内有关数据库,对痰热清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的病例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痰热清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19例,给药途径均为静脉滴注,其中速发型过敏性休克17例,迟发型2例;9例病例合并应用了其他药物;经积极的抗休克抢救,19例全部恢复正常.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发病迅速,危害大,临床医务人员应高度重视.
目的: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的VDLD治疗方案中门冬酰胺酶不同剂型的药物经济学进行评价,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方法,分为L-门冬酶组和PEG-培门冬酶组,观察在标危组诱导缓解中的疗效与不良反应,并进行经济学评价.结果:两组治疗效果无差异性,不良反应差异显著(P<0.005=,L-门冬酶组高于PEG-培门冬酶组;成本-效果分析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目的:研究miR-195-5p在肝癌中表达以及其靶基因功能的生物学信息学分析.方法:通过国际癌症和肿瘤基因图谱(TCGA)数据库,分析了miR-195-5p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生存之间的关系.通过miRwalk2.0数据库获取预测与有实验数据支持的miR-195-5p靶基因,利用DAVID生物信息数据库对其靶基因进行功能聚类分析(GO)及生物通路(KEGG)分析;以STRINGC在线分析软
目的:系统性回顾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的免疫调节作用,并描述其对先天和适应性免疫系统的影响的潜在机制和程度.方法:根据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PRISMA)的首选报告项目,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OVID电子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8年6月,查找公开发表的4种大环内酯类(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红霉素和罗红霉素)对人类免疫标记的影响的原始文章.结果:纳入9个随机
本例患儿在住院治疗期间使用人免疫球蛋白后出现急性肾损伤,临床药师考虑为人免疫球蛋白引发药物不良反应可能性大,建议停用人免疫球蛋白,并针对患儿高血钾状态建议行血液透析治疗,最终患儿肾功能基本恢复。通过此案例也提示在以后的工作中对有原发病为肾病综合征的患儿,应尽量避免静脉滴注可能造成肾损害的药物,如含有双糖的免疫球蛋白,避免急性肾损伤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