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愉悦还是规避痛苦?--不同支付方式对产品偏好的影响

来源 :营销科学学报编辑部,清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fanyuanhang10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同支付方式是否会影响消费者的产品偏好?本研究通过三个实验发现,当启动刷卡概念时,消费者更偏好促进型产品;当启动现金概念时,消费者更偏好预防型产品(实验一和实验二).实验三则进一步探索了预期情绪在支付方式影响产品偏好中的中介作用.本研究最后探讨了这些结果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其他文献
在对甘肃省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面临的机遇、全局性战略意义和特殊性进行概括分析的基础上,从生态保护、分区治理、发展支撑与保障等三个方面提出甘肃省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总体思路.
本文采用来自全国20个省市、112个行政村、1080个农户的调研数据,运用描述统计方法和多元回归模型,对农户对于农村环境的满意度评价状况及其显著性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对农村环境的满意度评价在全国范围内仍旧偏低,主要受到农户年龄、教育程度、村中是否有定点垃圾站、房前屋后绿化配套状况、村落住房是否合理规划、村中的排水状况、村中的空气质量、村中是否要求进行厕所改造、污染性企业对本村的污染
基于分工理论,根据1995-2011 年的统计数据,采用协整分析和方差分析的方法,对农民创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在机理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农民创业能够有效促进农业分工的演进,交易效率也正向促进农村分工,但其作用较弱.创业对农户增收、农业生产率提高的贡献很大,分工对农户创业促进农户收入、农业生产率提高的调节作用明显,而交易效率的调节作用较弱.基于此,提出如下政策建议:农户创业应该走专业化经营的路径,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民作为农地长期投资的直接参与主体,对农地使用权的预期将直接影响其对土地投资种类的选择,最终影响农地的生产力,农户农地使用权预期对农地投资的影响非常重要.本文目的是基于全国代表性的随机抽样农户调查数据,实证检验农户农地使用权预期对农地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稳定的土地使用权对农户的长期投资有重要的激励作用,因而如何设计更好的相关政策措施
本文以农民工的邻居类型为特征将农民工在城市的居住模式分为三种:与市民混居,与非同乡聚居和与同乡聚居,并采用连续三年的农民工调查所获得的1210个样本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有30.51%的农民工与市民混居,58.93%的农民工是非同乡聚居,而只有10.48%的农民工是同乡聚居.农民工采用哪种居住模式受多种因素影响,租房者和买房者更接受非同乡聚居和与市民混居的概率更高,而集体宿舍的农民工中,采取非同乡聚居
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使得大量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返乡创业,而引致了对农地和劳动力的大量需求,进而可能改变农户就业和农地耕种的预期,影响其农地流转意愿.论文基于湖北省316个农户调查样本,利用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了返乡农民工创业对农户农地转出意愿的影响.研究表明:返乡农民工的创业类型不同,对农户农地转出意愿的影响不同.农业创业通过用地需求影响其转出意愿,而用工需求对转出意愿的影响不显著;非农创业
本文在厘清农业保险支持兵团农业发展概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农业保险支持兵团农业发展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就农业保险如何支持兵团农业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建立再保险机制;加快推动农业保险立法的力度;根据农业生产特点,结合产业化调整,完善保险品种。
农民参与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开发的行为,直接制约着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开发活动的效果,以及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开发活动的持续深入推进.本文以农民的参与行为为切入点,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从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两方面探讨影响农民参与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开发行为的关键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专业化在为中国农户带来可观效益的同时,也不断将农户置于市场风险约束之下,即农户专业化存在着“两难”问题.本文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揭示农户专业化“两难”问题及其出路,以为农户经营方式选择提供决策参考.
建设用地供给问题需要与粮食安全、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统筹考虑.本文探讨了中国建设用供给的快速增长的原因,基于文献回顾构建了中国建设用地供给的分析框架,研究内容包括:(1)政府权力主导下的产权界定及实施.借鉴制度内生模型分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建设用地供给的初始分配问题.(2)建设用地市场结构.借鉴嵌套性制度和科层理论,分析上级政府博弈多下级政府获取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的影响.建设用地的市场供给行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