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ieland-Miescher酮的手性合成研究

来源 :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yiyaya135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S-(+)-Wieland-Miescher酮是众多天然产物全合成的关键中间体,实验室需求量大,由化合物Tritone在手性催化剂的作用下通过Hajos-Parrish-Eder-Sauer-Wiechert反应制备得到(Fig.1),已有很多结构被报导作为该反应的手性催化剂.但这些催化剂往往合成难度大或催化效果一般,不适于S-(+)-Wieland-Miescher酮的实验室大量制备.L-脯氨酸及其衍生物作为手性催化剂经常应用于手性酮醛缩合反应,同时其催化机理已被广泛接受[1,2].因此,我们设计并合成了五个系列共15个L-脯氨酸衍生物用于S-(+)-Wieland-Miescher酮制备的手性催化剂(Fig.1).发现了性能优异的手性催化剂C04(ee%= 92%,转化率大于50:1)和D01(ee%= 90%,转化率大于50:1),其具有成本低、易合成(两步简单反应)、用量少(0.5 mol%)的优点.通过微波反应将反应时间由原先的5天缩短至3-4小时(C04和D01),且反应的转化率(均大于50∶1)及手性选择性(ee%= 93%和89%)与常规反应相同,使得S-(+)-Wieland-Miescher酮的手性制备变得非常高效.
其他文献
  手性吲哚啉化合物是构成各种手性药物或天然生物碱的重要骨架[1]。而吲哚的直接不对称氢化是制备手性吲哚啉化合物最直接和原子经济的方法之一[2]。以手性二胺金属钌配合
  之前我们小组实现了首例3-羟基氧化吲哚1与TMSN3的取代反应,为胺基季碳氧化吲哚的合成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在使用Ga(OTf)3作为催化剂和乙腈作为溶剂的条件下,一系列具有不同
会议
  卡马拉素(rottlerin)是一种不对称的乙酰间苯三酚衍生物,存在于植物Mallotus philippensis的果实中,该天然产物具有抗肿瘤、调控自吞噬等多种生物作用。目前卡马拉素的主
会议
  烯丙醇类物质在精细化工领域应用广泛。以α,β-不饱和醛、酮为原料,通过水相催化选择性转移氢化的方法来制备烯丙醇类,以其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绿色环保等特点而备受
  随着疟原虫对一线抗疟药物耐药性的不断增强,人类对新型抗疟疾药物需求也变得越来越迫切.1Venturamides A-B是2007年从海洋蓝藻(Oscillatoria sp.)中分离得到的一类具有
会议
  从商业上简单易得的原料L型酒石酸出发,我们发展了对(+)-lentiginosine的简洁高效的合成方法,并可以在克级规模合成该天然产物.3,5-二叔丁基邻苯二醌与3,4-二羟基吡咯烷
  轭二炔结构广泛存在以及应用于天然产物和光电材料分子中.共轭二炔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主要有金属炔化物参与的交叉偶联以及端炔的自身偶联反应[1,2].前者原料制备较为复杂,
会议
  异噁唑啉氮氧化合物作为构建众多生物活性分子和复杂天然产物的重要前体,具有广泛的应用性 [1]。该类化合物在有机合成中的经典应用包括能简单易行地合成异噁唑啉、氨基醇
会议
  在生物体内,酶催化(S)-2,3-环氧角鲨烯引发多烯串联环化反应来构建多环萜类天然产物羊毛甾醇(lanosterol)是一步非常高效的反应1.长期以来,科学家们在试图模拟这一经典反
  多取代手性咪唑烷作为一类有机小分子催化剂的核心结构在有机合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此外,由于在母体分子中引入氟原子会使化合物分子的物理、化学性质发生很大的改变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