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焦燃烬过程中NO释放行为的研究

来源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2008年燃烧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bing5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了Beechwood 焦燃尽过程中的NO 释放行为,讨论了热解温度、热解气氛、燃尽气氛对焦燃尽过程中NO 释放的影响。结果显示Beechwood 焦中氮含量的增加主要是由于焦对N2 的吸附/吸收引起的,热解温度对Beechwood 焦吸附/吸收N2 的能力有较大影响;燃尽气氛对焦燃尽过程中NO 的释放影响不大。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试验显示纤维素具有一定的吸附/吸收N2 的能力,而半纤维素对N2 的吸附/吸收能力较差,几乎不吸收N2,木质素对N2 的吸附/吸收能力不能确定。
其他文献
增强粉煤灰对含钙细颗粒的担载能力,减轻脱硫剂的磨耗剥落是提高快速水合脱硫剂在中温烟气循环流化床脱硫过程中钙利用率的有效措施。本文利用振筛方法研究了不同粉煤灰粒径和
会议
矿井火灾的发生比较频繁,而掘进面是瓦斯释放的源头,是引发瓦斯爆炸的主要原因。本文采用数值分析方法研究了风筒正常工作时火灾位置对掘进巷道通风及对继发性灾害的影响。结果
会议
热释放速率是描述火灾过程的重要参数之一,体现了火灾中能量释放的大小,是决定火灾发展变化和火灾危险程度的基本参数。本文分析了测量过程中环境湿度、烟气中CO、CO2 摩尔分数
本文介绍了三种生物质颗粒燃料炊事炉原始样炉的热效率、燃烧特性、烟气中污染物浓度等测量结果。试验过程中使用的生物质颗粒燃料为玉米秸秆颗粒。试验结果显示:这三种炊事炉
会议
实现高温空气燃烧技术的关键是控制燃烧区内的含氧体积浓度。本文建立了一套小型高温空气燃烧系统。采用炉外烟气再循环实现高温空气燃烧所需要的低氧环境。对烟气再循环对高
会议
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U型燃烧室内天燃气高温空气燃烧这一复杂燃烧过程进行了研究。其中湍流流动采用SSG雷诺应力模型,燃烧采用涡团耗散模型,耦合辐射传热模型;NO模型采用热
会议
利用粒子图象测速(PIV)测量技术对单头部双级旋流器燃烧室冷态紊流流场进行了测量,试验研究主燃孔射流与旋流器旋转射流之间相互作用,结果表明:不同旋流器几何参数(如:叶片安装角)和
会议
采用热重分析法对生物油及其三种重质组分模型化合物的热解特性进行了对比研究,并对动力学参数进行了求解。结果表明:生物油的热解包括挥发组分的蒸发及重质组分的裂解两个阶段
会议
O2/CO2 循环燃烧技术不仅便于回收烟气中CO2,还能大幅度减少SO2 和NOx 排放。在国内第一台中试规模O2/CO2 循环燃烧台架上,对炉膛内部不同燃烧区域和尾部烟气的NOx 排放进行研
会议
模拟了4102Q 柴油机燃用生物柴油的喷雾特性,着重探讨了喷孔结构参数,针阀开启压力,生物柴油的调和比例,发动机转速、负荷和燃油温度对喷雾的影响规律,并同柴油进行了比较。研究结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