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亲是大乘佛教在印度发展最关键的人物之一.难然他特别受后代佛教从推崇,与其同父异母的哥哥无着,为瑜珈行派的共同创始人;他先于瑜珈行派的着作,如《阿昆达磨俱舍论》(Abhidharmako(s)a)及他主动针对该论所作的诸释《阿昆达摩俱舍释论》(Abhidharmako(s)abh(a)sya),皆被认为是传世不朽之作.他写的疏释包含许多佛经、逻辑上的论着、虔诚的诗、阿毘达磨分类上的注述、以及原创和创新的哲学论文.他的一些着作已以原始的梵文形式幸存下来,但许多其他作品,特别是他的论疏,只现存于汉文或藏文的译本中.从唯识观点而言,世亲着作中最重要的是《唯识二十论》(Vim(s)atikā)、《唯识三十论》(Trim(s)ikā)及《三自性说示》(Trisvabhāvanirde(s)a).根据传统,《三自性说示》普遍被认为是他最后所撰之论,《唯识二十论》与《唯识三十论》则是他生命接近尾声时所写出的,然而并没有实际的证据足以支持这顺序.尽管事实上,所有这三文本是非常简洁的,且《三自性说示》甚至在中国不为人知(尽管在西藏也是藏文正典中的一部分,但从未被阅读过),它们却形成了一种三钜作,并体现了世亲身为瑜珈唯识思想宗师的最终成就.世亲是多面向的思想家,他的性格从他的作品和传记中显示,他不只是伟大的天才和哲学家,同时更是一位充满悲愿的觉有情.在本文中,将尝试反映出世亲的生活和哲学这一些面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