铰链式外固定架在严重肘关节损伤术后康复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七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8o8ki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极不稳定型肘关节骨折脱位术后康复锻炼中,如何正确使用铰链式外固定架。方法:自2011年6月至2014年9月,对肘关节骨折脱位,行有效内固定、并修补肘关节内外侧副韧带后,肘关节仍不稳定的患者14例,给予铰链式外固定架固定肘关节4-6周。
其他文献
目的 通过对髓内钉与钢板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相关的临床结果进行Meta分析,为肱骨干骨折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计算机系统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NKI中国知网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检索时间从建库到2015年6月。
目的:探讨颈椎颈髓损伤患者高位截瘫肺部感染及泌尿系感染的预防及护理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收集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在我科住院的86例颈髓损伤高位截瘫患者的病例资料,运用基础护理、心里护理、口腔护理、上下呼吸道护理、泌尿系统护理及饮食护理措施和特殊护理等措施,对我科86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48例,女性患者38例,年龄20-70岁,中位数43岁,16例患者入院时即有肺部感染症状,10例患
背景: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脏和肾脏的生理功能逐渐下降,常合并心脑肾等脏器疾病,发生髋部骨折后,遭受创伤、手术等打击,进一步影响心脏、肾脏的功能,极易发生水电解质失衡,导致水钠潴留或脱水现象,进而发生心衰、肺水肿,或者脑梗塞、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常影响患者的康复,甚至危及生命。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病情变化快,我科虽实行医护合作责任制护理,但因护士轮班导致不能保证连续有效的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特设计了《
目的 探讨关节镜辅助治疗Haglund畸形的适应证、手术技巧及优、缺点.方法 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在关节镜辅助下治疗单侧Haglund畸形12例,男2例,女10例;年龄20~30岁,平均26.8岁,右侧8例,左侧4例.术后1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3个月(9-1 8个月).根据主观和客观评分判断疗效.
目的 探讨与分析呼吸功能锻炼在预防老年髋部骨折病人围手术期坠积性肺炎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70例老年髋部骨折手术病人,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35 例和对照组35 例。对照组给予抗感染、化痰、雾化等对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使用呼吸功能锻炼治疗。
目的 探讨应用关节镜结合术中透视技术辅助诊断Maisonneuve 骨折以及评估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01月2014年2月关节镜辅助下对14例新鲜闭合性Maisonneuve骨折进行手术治疗。
目的:比较相同剂量、不同体积分数的氨甲环酸对于双侧同期膝关节置换术后失血量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单盲、随机对照实验,根据排除及纳入标准,抽取贵州省人民医院骨科2014年10月-2015年7月诊断为退行性骨关节病行双侧同期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14例。
目的 世界范围内全髋关节翻修可以占到关节置换总数的17%。由于翻修术中股骨近端常存在不同程度的骨缺损,股骨侧的重建是手术的重点和难点。处理股骨侧骨缺损并重建髋关节有多种方法,但由于病例组中使用了多种不同的股骨翻修假体,不同假体的适应症、手术技术及效果存在混杂,影响临床结果的评价。
目的 探讨胫骨感染性骨缺损自体骨开放植骨的疗效,总结骨缺损治疗成功的因素。方法:入院后全面体检,明确患者有无糖尿病及贫血等,并控制血糖、纠正贫血。换药取创面渗出物做细菌培养加药敏试验,选用敏感抗生素,了解创面软组织条件。
目的:应用留置针,从而保证静脉通道的快速畅通,又能减轻反复穿刺给患者造成的痛苦; 方法:使用一次性静脉留置针前,选择相对粗直、有弹性、血流丰富的血管、穿刺,且了解注意事项;结果:减轻了反复穿刺给患者造成的痛苦,防止了促进血栓形成;结论:了解了静脉留置针使用中的注意事项,进而保护血管,有助于抢救和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