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古代和现代炮制方法的比较及临床应用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八届中医药文献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ong_ct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对黄芪作了高度概述,[时珍曰]蓍,长也.黄芪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今俗通作黄芪.或作蓍者非矣,蓍乃蓍龟之蓍也.[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春、秋采挖,除去须根及根头,晒干.[饮片性状]黄芪为类园形或椭园菜的厚片,直径0.5~2cm,表面黄白色,内层有棕色环纹及放射状纹理,外层有曲折裂隙,中心黄色.周边灰黄色或浅棕褐色,有纵皱.质硬而韧.气微,味微甜嚼之有豆腥气.蜜黄芪形如黄芪片,表面深黄色,周边表面黄褐色,滋润,有光泽,略带有粘形,味甜,有蜜糖香气.本文介绍黄芪古代和现代炮制方法的比较及临床应用.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