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人血浆中利奈唑胺浓度

来源 :2011年浙江省医院药学学术研讨会暨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g198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检测人血浆利奈唑胺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以EclipseXDB-C18为色谱柱;甲醇-水(45:55,v/v)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血浆样品经70%高氯酸沉淀后,在254nm波长下进行检测。结果:利奈唑胺在0.25~50mg·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定量下限为0.25mg·L-1;低、中、高浓度的日间、日内精密度RSD均<10%,相对回收率分别为96.40%、103.24%、100.33%,提取回收率>75%。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适用于血浆中利奈唑胺的检测。
其他文献
目的:从不同角度对-572C/G、-634C/G位点是否是同一位点进行分析。方法:选择142名志愿者空腹抽取静脉血,采用胍盐酸法提取基因组DNA,分别采用文献中-572C/G与-634C/G位点多态性PCR引物和内切酶进行基因扩增及酶切,根据片段长度多态性判别基因型,分析其等位基因、基因型分布频率。结论:1、文献中所述的IL-6基因-572C/G位点与文献中所述的-634C/G位点是同一位点,即r
目的:探讨不同负重抗阻训练与腓肠肌Ca2+含量与线粒体膜电位的关系,为老年人运动健身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实验将购入时11月龄雄性SD大鼠45只饲养8个月,随机分为安静组(AQ)、对照组(无负重,AC)、小强度抗阻运动组(30%最大负重,ASE)、中等强度抗阻运动组(50%最大负重,AME)、大强度抗阻运动组(70%最大负重,ALE)、每组8只,除AQ组外,其余组大鼠进行训练8周抗阻训练,隔天训练
目的:通过为期四周的呼吸肌群专门训练,应用表面肌电技术(sEMG)测定训练前后在低氧环境下参与呼吸的主要肌肉的疲劳状态,为使呼吸肌群训练作为高原训练之前适应性准备的有效手段之一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方法:14名无训练史的普通在校大学生(男,19.9±1.4岁),随机分为实验组(有呼吸肌群训练,7)和对照组(无呼吸肌群训练,7).用Mega ME6000T8道便携式表面肌电测试系统在低氧环境下进行主要
目的:为了客观评价上肢动作对腰背部骨骼肌功能状态的影响作用,本研究采用表面肌电描记(sEMG)技术和自我运动强度感觉量表(RPE)测量评价上肢屈曲运动对腰背部功能状态的影响作用。方法:选择某校男性、在校学生10名作为实验对象,分别运用sEMG和RPE量表测量上肢屈曲运动前后腰背部左、右两侧竖脊肌的电活动信号和自我疲劳感觉的变化。在实验过程中,实验对象需手持15%-最大等长收缩肌力(MVC)的负荷,
人脑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中最为常见的原发性肿瘤,探寻新的具有显著疗效的治疗方法始终是神经科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诱骗寡核昔酸技术(decoy ODN),是将体外人工合成的、模拟转录因子靶基因启动子顺式元件的序列、与目标元件有高度亲和性的小分子“诱骗”DNA转染导入肿瘤细胞,使其竞争性地抑制靶基因启动子与转录因子的结合以降低其转录活性的基因治疗技术,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特异性强、作用广泛、治疗靶标丰富
航天失重环境可使人体心血管系统出现一系列适应性变化,但当重新返回地面1G重力环境时,航天员往往会出现严重的心血管失调现象,主要表现为立位耐力不良与运动能力的降低,其发生机理目前仍不甚清楚,也缺乏有效的对抗措施,严重影响了载人航天的医学保障。本实验室前期工作表明:模拟失重大鼠脑动脉功能与结构的重建可能是航天飞行后心血管功能失调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其分子机制却不清楚。本研究旨在阐明模拟失重大鼠脑VSMC
内源性大麻素物质来源于细胞膜上的脂类前体物质,具有脂类物质的特征,包括氨基化合物和长链脂肪酸。Anandamide(N-花生四烯酸氨基乙醇,AEA)是一种内源性大麻素物质,为花生四烯酸的衍生物。本研究旨在应用电生理学的方法探讨内源性大麻素物质anandamide的抗缺血再灌所致的心律失常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分为三部分:(1)应用冠脉结扎方法,观察anandamide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所致心律失
目的:建立盐酸美沙酮(MTD)人体内血药浓度的测定方法,并对口服MTD口服液后的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MMTPs)体内的药动学过程进行研究。方法:8名MMTPs 口服MTD 口服液80mg,分别于服药后0、1、2、3、4、6、8、12、24 h采集血样。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血浆MTD的浓度,并采3P97药动学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计算有关药动学参数。结果:口服MTD80mg后,其药一时
目的:介绍和阐述诺氏(Naranjo’s)评估量表在药物不良反应评价中的作用。方法:查阅近年相关研究报道,结合实例阐述诺氏评估量表在药物不良反应评价中的作用。结果:诺氏评估量表由事先设置既定分值的十个医学相关问题构成,主要用于评价和确定药物使用与药物不良反应之间的相关性。根据诺氏评估量表可明确将药物不良反应划分为“确定的(definite)”、“很可能的(probable)”、“可能的(possi
唑来膦酸是第三代双膦酸盐类药物,主要通过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和诱导破骨细胞凋亡来抑制骨吸收,目前用于治疗恶性高钙血症、绝经后骨质疏松、控制恶性肿瘤骨转移等,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且发生率较低。多个体内、外实验显示唑来膦酸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对抗细胞粘附侵袭、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等直接和间接方式达到抗肿瘤的目的。近年来,随着多项临床试验的开展,唑来膦酸潜在的抗肿瘤作用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基于此,本文就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