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段梗阻型肥厚性心肌病合并心尖部室壁瘤的超声评价——4例病例分析附文献复习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xiebin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中段梗阻型肥厚性心肌病(MVOHCM)是一种临床罕见、尚未被完全认识的肥厚性心肌病亚型。其发病率占肥厚型心肌病的9-12.9%,其中超过1/4的患者合并心尖部室壁瘤。室壁瘤的存在可导致血栓、致命性的心率失常、心功能衰竭、猝死等的发生率增加,其合并非冠状动脉性室壁瘤的几率较高,但是由于本病发病率低,国内外缺乏大样本的研究,医生尤其是超声医生对本病认识不足,加之超声图像的近场干扰、心尖部心内膜显示不清等原因,使得超声诊断心尖部室壁瘤的漏诊率达43%。病例报告:本文中的4例患者超声均诊断为肥厚型心肌病合并中段梗阻。患者1超声可清晰显示心尖部室壁变薄,局部不运动而诊断为室壁瘤形成,且超声非标准切面显示心尖部血栓形成,后经核磁共振证实心尖部室壁瘤合并血栓形成。患者2心脏超声检查疑似心尖部室壁瘤,因室壁瘤较小而难以确诊,后经超声造影显示心尖部室壁瘤而明确诊断。患者3首次超声检查因图像的近场干扰及检查医生经验不足而将心尖部室壁瘤误诊为心尖部室壁增厚,造成误诊,后结合心电图由资深医师通过调节近场增益使心尖部心内膜得以显示,并结合CDFI做出正确诊断。患者4因左室中段心尖段均明显增厚,造成该处心腔狭窄明显,加之室壁瘤太小、心尖部声窗差等原因而导致超声漏诊,但是结合前几例的诊断经验,我们建议患者做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最终经心脏核磁共振确诊。结论尽管MVOHCM有其特征性的超声影像学表现,但当其合并心尖部室壁瘤时,超声检查容易漏误诊,心脏核磁共振比超声具有更高的空间分辨率,因此必要时需结合心脏核磁共振明确诊断,心脏声学造影同样可以提高这些患者心尖部室壁瘤及血栓的诊断率,尤其是对有磁共振检查禁忌症的患者。
其他文献
内脏反位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畸形。在解剖学教学过程中发现胸、腹腔脏器全反位1例,现报道如下。男性尸体,年龄30岁左右,身长约170cm。心位于胸腔右侧,比正常人偏大;位于胸腔右侧的
随着经济和社会飞速向前发展,国内对口译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大幅度提升普通高校的口译教学势在必行。针对普通高校口译教学的具体情况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当今时代是一个推崇改革创新的时代,教育领域也是如此,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创新改革,以创建科学的教学方式。数学科目的教学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探索和采用有利于学
<正>对于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博斯普鲁斯海峡。博斯普鲁斯海峡之名源于希腊神话,传说众神之王宙斯看中了下臣的女儿,为怕王后赫拉的嫉恨,将心爱之人化作一头
在鲁迅先生创作的小说中,启蒙是其重要的主题。在此总的主题下,不同篇目具体的侧重点不尽相同,鲁迅先生对启蒙的态度影响了对主题的处理。从希望到绝望,是鲁迅态度的沉痛变化
Buck变换器并联是工程上常用的增加电源容量的方法,采用在并联Buck变换电路中增加电感从而达到均流的目的。有两种方式,一是电感加在各Buck模块内部,二是电感加在主电路上。
Linux操作系统因其源代码开放等诸多优势开始为越来越多的个人和组织所使用,在高校的课程教学中也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设置好教学内容,不断探索和改革教学方法,对课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