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型反应材料在爆轰驱动下的超压测试研究

来源 :2018第十二届全国爆炸力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shi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反应材料的释能特性问题,制备了三种不同配方的结构型反应材料。通过试验测试了在密闭条件下,由炸药驱动的结构型反应材料及惰性材料的冲击波超压值,经数据处理得到了准静态超压及比冲量曲线。试验结果表明:与惰性材料相比,结构型反应材料在爆轰驱动下均具有释能效果,而不同基体的材料释能特性具有明显的差异。所研究的反应材料在含能材料、战斗部设计等相关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在TM5-1300手册研究成果基础上,通过提取大量数据并借助数学计算工具进行了高精度拟合,得到TNT近地爆炸场三波点高度计算公式,并开展文献数据验证和现场试验验证。结果 表明: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高度一致,可用于TNT爆炸场3波点高度的精确预测,也为其他高爆炸药的3波点高度预测提供参考。
炸药的冲击起爆性对武器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的影响,炸药的结构和加载条件是影响冲击起爆性的两个重要参数。对于特定的炸药分子,调控炸药的微观结构(颗粒尺寸、形貌、孔隙等)可以改善其冲击起爆性能。大量的实验研究表明,炸药在亚微米、纳米尺度范围(HNS、LLM-105、TATB),对高压短脉冲刺激响应比较敏感,冲击起爆阈值低。作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冰模板诱导组装技术制备了比表面积和颗粒尺寸的
弹体超高速撞击金属薄板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破片,对破片的状态进行测试分析是超高速撞击机理和毁伤效应研究的重要内容,在实验中布置效应靶是研究破片分布及其毁伤特征的常用手段。超高速撞击产生的破片群具有较高的速度,对靶板造成穿孔、成坑、鼓包、撕裂和变形等毁伤。效应靶上的孔洞数目较多,形状各异,有的尺寸较小,通过人工方法进行测量不仅费时费力,还难以进行精确测量。图像识别测试技术由于具有精度高、效率高的特点,
PDV是冲击动力学、爆炸力学等领域进行高精度瞬态实时测量的重要技术手段。为了获得物体的运动速度方向,杨军等提出了旁轴式外差结构光纤位移干涉仪,但受到移频器调制频率范围的影响,负向速度测速能力有限。为了提高负向测速能力,Mercier、陶天炯等提出了双光源模式,使用两台调频激光器分别作为信号光源和参考光源,两者相互混频可以极大地提高负向速度的测试范围。但实验发现,由于激光器的波长波动,导致位移基线漂
爆轰加载产生高能射流的过程是一个包含炸药爆炸放能、爆轰波传播和材料在极端条件下动力学行为等因素的复杂物理过程,深入研究其动态行为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与传统药型罩聚能射流不同,爆轰加载带孔(毫米级)金属飞片时,金属小孔处材料受冲击波压缩作用会发生挤压、对碰,进而形成高速小孔射流。本文以联合实验诊断技术为主研究爆轰作用下金属飞片开孔处产生的高速射流动态行为,分析炸药中心起爆和偏心起爆对小孔射流
全息技术是经典的两步成像技术,其特殊的记录方式使其具备了光场的复振幅记录能力,因此包含了目标的位相信息。通过再现过程对位相信息进行提取及解读后可给出丰富的物理信息。在粒子场诊断中,全息技术经过一定的功能扩展后可同时反映粒子场中各粒子的三维空间位置、尺寸、速度等信息,长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常见的动高压加载方式主要有爆轰、激光以及激波,根据实际物理实验工程需要,往往会采取不同的具体全息技术。本文针
霍普金森拉杆实验技术作为测量材料动态拉伸性能的主要手段,能较好地测得材料在中高应变率下的力学性能.本文提出一种新型霍普金森拉杆实验技术,在吸收了常规霍普金森拉杆优势的基础上,可实现材料在低应变率下产生大变形.此装置通过采用与入射杆等长度的撞击杆和二次加载技术,可使材料在应变率为80 s-1左右实现0.1的工程应变,若试验材料足够软,可实现恒应变率下多次加载,使其工程应变进一步增加.若采用较短撞击杆
本文采用宁波大学冲击动力学实验室的大型落锤冲击设备,以C50普通混凝土作为对照组,研究了LC40和LC50陶粒混凝土在低速冲击荷载作用下的抗冲击能力,探讨了不同骨料以及不同强度的混凝土对其冲击破坏模式、动态应力-应变曲线和比吸能值(SEA)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同等强度范围内,普通混凝土的动态压缩模量和冲击应力峰值较陶粒混凝土大,抗冲击性能较好;通过综合分析抗冲击性能评价参数,发现试件的变形量在吸
为研究冻融循环作用后陶粒混凝土的力学损伤,制作出了陶粒体积含量为0%、15%、30%和45%的混凝土试样,在温度为-10~10℃和-20~10℃范围下进行0、10、20、30、40次的冻融循环试验,并对冻融后的试样进行SHPB束杆压缩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陶粒体积含量下,随着冻融循环周次的增加和温度下限的降低,试样的表层损伤加剧,动弹性模量降低,最大应力降低;在相同的冻融循环周次和温度条件下,
常用非药式冲击加载方法有激波管、水下冲击加载模拟器和泡沫弹撞击加载等。本文使用一级气体炮驱动泡沫铝弹撞击半无限金属长杆,使用PVDF压电传感器和电阻应变片获得了多种工况下撞击产生的应力波波形,通过与爆炸冲击波波形的比较,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使用霍普金森杆获得了泡沫铝的应力-应变关系,使用ANSYS/Autodyn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结合试验和数值方法得到了系统的应力场和速度场,分析了应力波的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