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er304H钢管晶间腐蚀非线性超声检测

来源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行业第一届无损检测学术会议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bieqz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Super304H钢是近年来开发的新型细晶粒奥氏体耐热不锈钢,广泛用于制造超超临界火电机组锅炉高温段过热器和再热器管.目前国内有多个超超临界机组的奥氏体不锈钢管发生晶间腐蚀并导致泄漏事故.为了快速方便的检测奥氏体不锈钢管的晶间腐蚀情况,本文采用超声波在钢管中传播时的非线性特征对Super304H钢管的晶间腐蚀进行检测.试验结果表明:整体而言,非线性系数随晶间腐蚀程度增加而增大,可以利用非线性系数表征钢管晶间腐蚀程度;对于同一钢管,非线性系数测量方法具有重复性.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某电厂锅炉冷灰斗水冷壁裂纹管样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拉伸和冲击试验,微观组织和裂纹的光学金相检查及裂纹面的扫描电镜分析,判断出该处水冷壁管泄漏的原因是热疲劳所致,对同类型锅炉的防磨防爆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随着发电机组累计运行时间的增长,管道部件尤其是机炉外管件的检查成为防磨防爆工作重点.本文将机炉外管防磨防爆检查中发现的缺陷、隐患以及失效案例归纳总结为六类失效形式,并结合失效分析,提出了超超临界机组机炉外管防磨防爆工作的检查要点与注意事项,重点检查主蒸汽疏水、再热蒸汽疏水、高压给水疏水以及汽水两相流管道、弯头壁厚减薄情况,对于类似的管道,第一只垂直变水平的弯头、阀门后弯头、较长垂直段之后的弯头较容
某循环流化床锅炉旋风分离器中心筒水平焊缝在焊接中开裂.经断口宏观、微观分析,金相分析,辅以宏观、光谱分析,结果表明:该焊缝开裂为焊接热裂纹沿晶断裂,与焊缝中杂质和缺陷有关,与焊接过程中操作不当有关.
通过宏观形貌检查、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测试、显微组织分析和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等方法,对某电厂≠2锅炉过渡水冷壁连接管15CrMoG环向开裂管段进行了试验分析.结果表明,水冷壁连接管15CrMoG发生环向开裂是由于焊接工艺执行不当造成15CrMoG管子与鳍片的角焊缝热影响区出现淬硬组织、硬度异常高,在管系拘束应力和焊接残余应力的共同作用下引起管子环向脆性开裂.
火力发电厂汽轮机螺栓是机组的重要零部件,对经过标准热处理后的镍基合金棒材与服役后GH4145镍基合金螺栓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和金相组织分析,结果表明GH4145螺栓光杆和螺纹处的硬度和强度均比棒材高;GH4145螺栓在服役过程中持续受到拉应力而发生蠕变,取向差逐渐增加后会形成晶界和条带状细晶组织.GH4145服役螺栓中γ尺寸和体积分数大于GH4145棒材,因此GH4145服役螺栓的硬度和强度高于棒材.
本文主要介绍了某火电厂奥氏体不锈钢热电偶温度套管与主蒸汽管道异种钢角焊缝开裂情况,简要分析了裂纹出现的原因,提出了改进和防范措施,对同类材料和结构的焊缝预防裂纹的产生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为了彻底消除该隐患,建议采取了以下措施:改进该种温度套管的结构及材料,增加管座、采用同质材料焊接等。检查同种结构温度套管的焊缝,发现问题立即进行处理;另外应利用机组停机检修机会将该结构的温度套管全部更换成改进型温度
某风电塔筒10.9级热镀锌锚栓在预紧后的检查中发现多根断裂,对断裂锚栓进行了宏观分析、金相检验、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检验、能谱分析,结果表明锚栓在热镀锌前已经存在开裂,且力学性能不均匀,从而在随后的预紧过程中发生断裂,建议对同批次的锚栓进行带螺纹整体拉伸抽检.
现在火力发电机组都是大容量高参数,由于温度、压力的提高机炉外管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威胁了机组的安全运行,笔者通过公司发生过的主蒸汽疏水管泄漏事件进行总结分析希望能给同行借鉴,本文主要对主蒸汽管道疏水管泄漏进行了原因分析,并从运行、检修和技术监督几方面提出具体的防范措施.#4机组主蒸汽管道不同部位的两只疏水管弯头因介质冲刷减薄连续发生两次爆漏。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阀门内漏问题以及近来机组启停较频繁,另一方
研制了发电厂超超临界机组锅炉小径管焊缝TY系列对比试块和专用爬波探头,研究了壁厚≤9mm小径管焊缝爬波检测在距焊缝10mm~20mm范围一次直射波覆盖全焊缝扫查,采用水平定位直接读出缺陷位置.由于本爬波检测方法建立在等深标准面状缺陷的当量比较之上,因此,定量准确,且操作简便.避免了传统横波检测小径管焊缝的方法单一局面,将为小径管焊缝超声波检测方法闯出一条新路.
汽轮机转子体积小且动叶级数较多,常规检测存在盲区.本文介绍了多种磁化检测方法,并应用线圈法磁粉检测技术对在役汽轮机转子进行检测.线圈法磁粉检测方式的核心技术是磁粉检测,其原理是利用铁磁性工件不连续性部位的表面形成的漏磁场检测铁磁材料表面和近表面缺陷。铁磁性工件磁化时,如果其表面存在缺陷,在磁感应作用下,磁通在缺陷部位产生磁极,此时将预先配置好的磁悬液喷洒至工件表面,就会在工件表面显示出表征缺陷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