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油气勘探程度的深入,深水沉积的常规岩性油气藏或致密砂岩油气藏已成为油气勘探的主要目标。为了提高勘探和开发效率,需要建立深水砂质储层预测性地质模型;而深水砂质储层预测性地质模型的建立,需要深化深水砂岩沉积过程、成因机制的认识,进而提高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深水沉积过程的认识精度,建立基于沉积过程的沉积地质模型和储层预测模型。本次研究选择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三水河露头中成因多解性最强的块状砂岩开展岩石成分、结构、构造的研究,并对块状砂岩的岩矿特征、粒度组成及垂向变化进行了高精度分析。结果表明:(1)该露头砂岩的岩性为长石岩屑质砂岩,多见块状砂岩和交错层理砂岩、粉砂岩;其中块状砂岩内部偶含直径约3-30cm的灰黑色、红褐色的泥砾,底部普遍发育沟模、槽模等构造,且砂岩顶底均与深湖环境下的灰黑色泥岩、油页岩呈突变接触,具有明显重力流沉积的特征。(2)该露头的块状砂岩具有其特殊性,高密度岩石样品的粒度测试结果发现其概率累计曲线呈"弯曲两段式",跳跃组分与悬浮组分各占50%左右,具有底床载荷与悬浮载荷过渡性特征;单层块状砂岩内部垂向上存在多期次的、细-粗-细的复合旋回变化,频率曲线中的峰值呈现出低-高-低的变化,均与洪水发育过程中流量和动能弱-强-弱的波动变化特征。此外,该区块状砂岩粒度C-M散点图呈近水平的斜率趋势,不同于滑塌型重力流沉积物平行于C=M基线的特征。综上所述,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三水河露头的块状砂岩可解释为内部含有多期次旋回变化的、洪水成因的异重流沉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