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Pd纳米溶胶出发制备PdCe0.5Zr0.5O2催化剂及其表征研究

来源 :第十六届全国稀土催化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ss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超声膜扩散还原法制备出金属Pd纳米溶胶,然后从Pd纳米溶胶出发,采用不同方法制备出系列纳米Pd/Ce0.5Zr0.5O2催化剂。采用TEM观察Pd纳米粒子的形貌,采用N2吸/脱附,XRD,TPR和ICP对Pd/Ce0.5Zr0.5O2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考察比较了各催化剂对CO+O2的催化活性差别。结果表明,先制备Pd纳米溶胶,再负载于Ce0.5Zr0.5O2载体上的方法制得的催化剂金属负载量较低,但是其活性最高,CO在150℃就能完全转化,催化剂的CO低温活性与较高的金属分散度和较低还原温度的活性Pd物种有关。这种催化剂制备方法为在提高催化剂活性的同时降低贵金属用量提供了可能。
其他文献
本文对方型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循环寿命的安全性能、电池的密封性,壳体材料等作了介绍,由于方型电池能够更好地装入矩形盒中,其组装密度高,对手机和笔记本电脑十分具有吸
本文介绍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选择除过渡金属氧化物和过渡金属二硫化物外,还可迭交分子聚合物以及纳米材料等.
本文研究了用固相反应方法制备Pt/C催化剂,并采用XRD、TEM手段对该催化剂的品态及粒子大小进行了表征.
本文研究了用固相反应制得的Pt/C催化剂对甲醇氧化的电催化性能,并与液相法制得的Pt/C催化剂的性能作比较.
本文介绍用循环伏安法、电位法、交流阻抗法等电化学方法与光谱连用对冠醚与金属离子的配位反应、配合物的结构、氧化还原活性的冠醚衍生物进行了研究.
会议
本文利用传感器的肾上腺电极过程中弱吸附现象试图获得研究多孔硅电极过程所涉及的吸附现象.
本文对膜电极内催化剂载量和Nafion用量进行了优化,用交流阻抗法,从电池极化电阻的角度分析了Nafion含量对膜电极的性能影响.
本文在研制直接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主要对甲醇阳极催化剂,氧阴极催化剂和电解质膜,开展了系列的研究,并对电池结构和性能也进行了深入研究.
本研究制备了Cel-xFexO2复合氧化物,利用x射线衍射(XRD)、N2吸附/脱附、拉曼光谱(Raman),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电子顺磁共振(EPR)等技术对合成样品的晶相、孔结构性质和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