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名教论(论文提要)

来源 :2004年当代儒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kaizhizh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晋,恰好与大家想象的相反,乃是个强调儒学礼教的时代。儒者不仅兴学、议礼,还本着儒家义理,经世理政,进行社会风俗批评,或讨论儒佛关系,复位老庄地位,以名教衡人论史。重新发现这样的时代,是当今思想史哲学史工作的责任,也需要有一副不同于以往的眼光。此即本文写作之原因,为断裂的儒学传统补上一段失落的环节,并藉此提醒儒学研究者反省我们习已为常的历史型模。全文分为五节展开论述: 一、倡礼教以正风俗; 二、据儒学以议时政; 三、敦孝义而定制度; 四、转虚玄而重名教; 五、合仙佛以契周孔。
其他文献
一、RT34063RT34063是一种开关型DC-DC变换器,其内部电路框图如图1所示。引脚功能见表1所示。 First, RT34063RT34063 is a switch DC-DC converter, the internal circuit
大陆近二十多年的儒学研究,是从对孔子的重新评价开始的。熊自健所著的《中共学界孔子研究新貌》甚为全面地评述了大陆1978年至1988年的孔子研究,包括研究孔子的方法论以及孔子
自中国法制史和中国法律思想史学科创设以来,其著作、教材大多论述到中国古代成文法的公布问题。不少中国通史类著作和其他一些专门史著作也往往涉及这一问题。它们阐论的角度
中国古代文化的思维模式主要是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而天人合一又是以天人相分为前提的。无论是天人合一还是天人相分,都以阴阳五行为其构架。探其源头,天人相分与阴阳、五行的较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孔子是我国春秋末期的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作为政治家,他非常重视国家的治理。他在总结历代统治者治国安邦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吸收先哲“德惟治,否德乱”(《尚书·太
上海医保政策将实施逐步开放。2007年10月上海市对一批民营医院率先开放单科门诊医保资质,试行4个月获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市民反响普遍不错。记者获悉,目前尚有一批民营医院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的闪光思想可谓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传统中的闪光思想有时要借助于时代精神的映照才能显现出来。现代人对孟子仁政学说的研究可谓多矣,但
会议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学界一般认为,孔子继承西周的“礼”,揭示出其中“仁”的内涵,孟子又由孔子的“仁”发展出“性善”说;“性善”说的意义在于它揭示了“仁”的价值观的内在合理性,即建立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