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毛蚶、泥蚶、橄榄蚶担轮幼虫为材料,采用热滴片-leishman 染色法,进行染色体制备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毛蚶、泥蚶、橄榄蚶的二倍体染色体数目都为38条,核型公式分别为20m+12sm+6st,22m+12sm+4st,18m+18Sm+2st,染色体臂数(NF)分别为70,72,74,未发现性染色体和随体。参考 Stebbins 的核型不对称性理论,对这三种蚶的核型不对称性进行比较,发现泥蚶的核型在平均臂比、臂比>2.0的染色体比和不对称系数这3个指标上显示最为对称,推测泥蚶在这3种蚶科类物种中的进化程度最高; 通过李峰等的染色体核型分析系统,用类平均法(UPGMA)对这3种蚶类的相对长度、臂比倒数、着丝粒指数和 m、sm、st、t 的染色体类型数量进行聚类,结果显示橄榄蚶的进化程度在泥蚶和毛蚶之间,并在亲缘关系上更接近于毛蚶;在对染色体对的比较中发现三种蚶的第8对染色体都为 st 型,这对染色体最具研究价值,由于 st/t 型染色体在双壳贝类中的稀有性,有可能成为蚶科属内或蚶科与其他相近科类的区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