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参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肝恶性肿瘤的临床价值分析

来源 :《放射学实践》第八届全国放射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ma123mu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不同参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肝恶性肿瘤的临床价值,为确定治疗方案提供更多的依据。方法:选择经临床诊断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60例,转移性肝癌40例,分别进行肝总动脉RA、LTLRA,对造影图像进行分析评价,对造影表现、检出病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检查200例病例,曝光采集843个序列;原发性肝癌造影血供表现为:肝总动脉增粗、肝动脉受侵、抱球征、肿瘤血管、肿瘤染色、肝动脉-门静脉瘘、肝动脉-肝静脉瘘等,其中以肿瘤染色和肿瘤血管出现率最高;转移性肝癌主要表现为肿瘤血管、肿瘤染色,不同大小的病灶血供表现各不相同;原发性肝癌的病灶检出,LTLRA组较RA组检出病灶多95个,检出率提高15.1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转移性肝癌的病灶检出,LTLRA组较RA组检出病灶多76个,检出率提高33.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肝总动脉不同参数造影(RA与LTLRA)对肝恶性肿瘤血供的显示、病灶的检出有着重要的意义;病灶由小到大生长过程中伴随着血供的不断变化,LTLRA可明显提高病灶检出率,特别是对于转移性肝癌的病灶;LTLRA可作为肝恶性肿瘤诊断及治疗前的常规造影。
其他文献
目的:明确由支气管动脉与肺动脉分流血管畸形造成儿科罕见大咳血病例的影像学表现,同时介绍我们使用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堵来治疗此类病例的经验。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患儿大咳血病例(女孩2例,男孩3例),平均年龄8岁,均表现为反复200ml/天-400ml,/天咳血量,所有患儿均于我院进行诊断及治疗。所有病例均排除了一些造成咳血的常见病因,如感染、全身血管炎、先天性心脏病、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等。2例病
随着激光和射频腔内闭合治疗的推广,近来越来越多的同行开始关心下肢静脉曲张的腔内治疗。由于部分医生对这方面的治疗尚缺乏比较完整的认识,有的医生误以为有了激光和射频就可以解决大部分下肢静脉曲张。本文介绍了传统外科治疗地位下降的原因,浅谈了治疗模式改变的理论依据,阐述了下肢皮肤病变与静脉病变的相关性。
目的:总结下肢动脉完全性长段闭塞的腔内治疗,疗效、手术技术和并发症预防。材料和方法: 25例完全闭塞的,长度至少一处超过5cm的下肢动脉闭塞患者。男16例,女9例。年龄58.92岁,平均76.3岁。总共处理闭塞部位40处。仅处理髂股动脉者11例,仅处理膝下动脉例,同时处理髂股动脉和膝下动脉者例。结果:31处闭塞部位一次手术开通,其中3例患者采用内膜下成形术,4处病变在第二次手术开通,5处开通失败。
目的:与急诊手术切除对照,探讨急诊经导管双侧子宫动脉或髂内动脉前干内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宫颈癌大出血在出现休克状态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3例中晚期宫颈癌大出血伴不同程度休克患者,所有病例术前CT扫描未发现盆腔外转移,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急诊介入综合治疗组21例,急诊手术切除组32例。介入组患者行急诊经导管双侧子宫动脉化疗及栓塞治疗,个别病例术中造影发现有髂内动脉前干分支参与供血,一并行栓塞治疗。
目的:探讨老年胃底贲门癌合并Ⅱ型糖尿病、高血压伴肾功能不全患者行个性化介入治疗的可行性方案,评估该个性化介入治疗方案的安全性、临床有效性。材料和方法:13例年龄>65岁,经临床确诊胃底贲门癌合并Ⅱ型糖尿病、高血压伴肾功能不全患者,男9例,女7例。所有病例术前均接受联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他汀类(<40mg/d)等药物治疗,加强对糖代谢异常的监控及治疗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联合氩氦刀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并发症。方法:采集2008年1月~2009年9月的22例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病例。所有22例患者或家属均于治疗前签署知情同意书。22例均为男性患者,年龄53~83岁,平均年龄63.3岁。所有患者均拒绝手术、化疗及放疗。22例均经病理证实为NSCLC,其中鳞癌5例,腺癌17例。病灶数目均为1个,肿块最大径2.1cm~6.7cm。2
臭氧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是近十年来在欧洲兴起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国内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最先引进了该项技术并应用于临床,本文介绍了本院从2004年开始引进并应用臭氧技术从事椎间盘突出介入治疗,对其中有明确诊断并有完整随访资料的24例老年性椎间盘退变引起的腰腿痛患者进行臭氧治疗的过程,浅谈了取得的良好疗效。
目的:探讨前纵隔淋巴瘤的X线、CT特征。方法:收集11例病理证实影像学表现为前纵隔肿块的淋巴瘤,回顾性分析它们的影像学特征。结果:11例影像学均表现为前纵隔肿块,6例肿块向双侧生长,5例肿块偏一侧生长;11例前纵隔巨大肿块的周围见多个软组织结节影;6例上腔静脉受侵,5例包埋邻近血管;3例合并胸腔积液,1例合并心包积液。结论:影像学表现为前纵隔肿块的淋巴瘤有一定的特征,仔细分析大多能与前纵隔其它恶性
目的:分析X线钡餐与CT扫描在食道癌诊断中的影像学表现特点,以及两者的优势和不足,探讨两者的联合使用对食道癌的诊断价值,提高影像学技术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56例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食道癌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所有病例均进行了X线钡餐及CT检查,影像学资料完整。结果:56例中,食管颈段8例,胸上段10例,胸中段23例,胸下段15例。X线钡餐主要表现为管壁僵硬、管腔狭窄或闭塞,病变区黏膜破坏、中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成像技术对胆系梗阻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的经手术病理、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临床随访证实的胆系梗阻性病变62例,行MSCT检查作图像处理后进行分析,相关资料进行比较。结果:恶性病变21例,胆管癌6例,胆囊癌侵犯或转移累及胆管6例,胆囊并胆管癌1例,胰头癌累及胆管2例,壶腹部癌6例。良性病变41例,胆管结石32例,胆管炎8例,其中4例伴胆管结石,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