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拉法辛辅助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及其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关系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六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ndups_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文拉法辛辅助治疗三叉神经痛(TN)的疗效,探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在文拉法辛治疗机制中的意义.方法:60例TN患者随机分为2组,联合组(n=30)接受文拉法辛(75mg/d)、卡马西平治疗,对照组(n=30)仅接受卡马西平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末,评定视觉模拟评分(VAS)、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并测定血浆CGRP水平.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天舒胶囊及氟桂利嗪对于无先兆偏头痛患者的预防治疗.方法:选取2011年01月-2012年08月我院门诊及病房收治的无先兆偏头痛患者90例,随机分成使用天舒胶囊联合氟桂利嗪预防的治疗组(50例),单纯使用氟桂利嗪预防的对照组(40例),评价治疗前后头痛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头痛影响测定-6(HIT-6)评分.
会议
目的:观察芎附散对硝酸甘油诱发的偏头痛大鼠行为学、血浆CGRP及NO的影响.方法:将正常SD大鼠按随机性原则分为4组,n=18,即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氟桂利嗪组,芎附散组.
会议
目的:探索贝前列素钠联合尼莫地平在偏头痛疾病中的相关作用,治疗效果及颅内血管变化,从而为临床上偏头痛的病例提供更多的治疗方法,以缓解、治疗偏头痛的发作.方法:取贵阳医学院2011-2013年门诊及住院偏头痛病人6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口服贝前列素钠,每次40μ g,每日3次,同时服用尼莫地平每次30mg,每日3次,一个月为一疗程;对照组只口服尼莫地平每次30mg,每日3次,一个月为一疗程.记录
会议
目的:初步探讨BDNF及其信号通路上TrkB受体、下游信号分子ERK、p-CREB在偏头痛发病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实验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后者依照Tassorelli法建立硝酸甘油实验性偏头痛SD大鼠模型,观察各组大鼠的行为学变化,评价模型是否成功;第五次建模后用ELISA检测血清BDNF水平,RT-PCR及免疫组化法检测三叉神经组织中BDNF、TrkB受体、下游信号分
会议
目的:探讨哈尔滨地区汉族人群中偏头痛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与偏头痛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包括2011年至2012年就诊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体检中心的哈尔滨地区的偏头痛患者150例(其中包括家族性偏头痛37例;有先兆偏头痛23例;无先兆偏头痛患者127例);以及性别、年龄、民族、地域均与病例组匹配而无血缘关系的正常健康人96例,均为我院同期体检者或健康志愿
会议
目的:了解偏头痛患者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水平的特点.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13年3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门诊诊断为偏头痛的患者共21例及同期健康志愿者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记录研究对象基本资料和疾病临床表现,使用头痛影响测验(HIT-6)和偏头痛残疾程度评估量表(MIDAS)评估研究对象与头痛相关功能残疾情况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研究对象精
会议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及对血清MMP-9的影响.方法:对46例偏头痛患者在针灸治疗前和治疗12周进行头痛症状学积分判定,采用ELISA法进行血清MMP-9含量的检测;并与34例正常健康体检者做比较.
会议
目的:本研究即用其描述偏头痛患者静息态脑功能连接改变,提供偏头痛发病机制的影像学线索.方法:收集16例偏头痛患者与16例健康对照,采集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图像,计算低频振幅,找出感兴趣区做功能连接进行统计分析.
会议
目的:研究肠易激综合征模型中H2S-CBS信号通路与钠通道敏化之间的参与介导作用.方法:新生SD大鼠出生后第二天开始进行母爱剥夺实验,每天和母鼠分开3个小时,该操作一直持续到出生后15天.
会议
目的:究IL1A基因-3 UTR-四碱基插入/缺失多态与中国汉族人群的偏头痛的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1)运用生物信息学工具并结合文献报道选取具有潜在功能的4-bp插入/缺失(Indels)多态位点(rs3783553)作为研究目的位点;(2)基于第一步研究,在中国汉族人群中采用病例对照研究(389例偏头痛患者及499例健康对照者).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