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陶海营子剖面晚二叠世林西组古气候与古湖泊水体特征研究

来源 :第十四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oreman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郯庐断裂是纵贯我国东部的深大断裂,其性质与演化历史等问题自其发现以来就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其为一巨大的走滑断裂的观点基本得到广泛认同,然而其演化历史和两侧的古地理对比仍然有多重说法。关于其开始活动的年代,有前寒武纪、晚古生代-中生代、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等多种看法;其左右盘的位移亦有断距不大、150-200km、350km与740km等多种观点。本文通过选取山东、辽宁几个地点,对比郯庐断裂带中寒武统(
豫西济源盆地中生代的构造与沉积响应特征对于揭示秦岭造山带和太行山造山带以及华北东部盆地与鄂尔多斯盆地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演化关系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综合运用沉积学、地球化学、大地构造学等方法对济源盆地侏罗系进行了沉积环境和物源研究,探讨了侏罗纪济源盆地演化过程。济源盆地侏罗系泥质岩样品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后表现为轻稀土元素富集的右倾式,δEu中度负异常,δCe轻微亏损,轻重稀土分异明显。济源盆地侏罗
会议
秦岭造山带自元古宙以来就是一个活动的地质单元,对于其演化特征的研究一直是地质学中的热点问题,特别是对秦岭造山带新元古代时期环境特征及大地构造演化的研究更是其中的重点.豫西南淅川地区地处南秦岭地层分区,该区完整的出露了震旦系至二叠系的地层,本论文选择淅川地区震旦系灯影组为研究对象,在进行剖面实测和系统采样的基础上,分析了灯影组微量、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碳、氧同位素组成及其演化趋势,并探讨了灯影期该
基于区域地质资料,恢复了华南扬子台地志留纪特列奇中晚期(Crenulata笔石带)海相红层的古地理分布形式。它们的分布特征表明,华夏古陆和川中古陆为碎屑红层的沉积提供了富含三价铁的物源,是该套红层能够形成的最基本地质因素。初步的沉积学研究表明,该套红层沉积于三角洲体系中。现在红层的残留厚度,受到扬子区在特列奇期之后长期抬升与剥蚀的影响。通过与西欧和北美同期红层的对比研究,表明不论在区域上还是在全球
渤南洼陷是沾化凹陷内最大的次级洼陷,其北临埕东凸起,南接陈家庄凸起,西靠义和庄凸起,东为孤岛凸起,是一个油气富集的洼陷,其中古近系沙河街组沙三段以上的中浅层勘探程度相对较高,主要储集层沙四段埋藏较深,因而成为油气勘探的难点。通过对前人成果研究发现,工区内砂砾岩扇体发育规律较复杂,沉积相带划分困难。对该区的油气勘探要求我们有必要对沙四上亚段沉积特征及地层分布进行系统研究。
会议
中国北方石炭系—二叠系油气资源战略选区,新疆东部哈密地区位于中国北方的中西部,是近年来晚古生界油气勘探的热点地区之一。研究区北部的博格达-哈尔力克山和南部的觉罗塔格山下石炭统广泛出露,是研究哈密地区早石炭世构造演化乃至探讨古亚洲洋闭合时限的良好场所。然而哈密地区早石炭世沉积充填方面的研究工作比较薄弱,而针对研究区构造属性的分析探讨,前人的主要手段是火山岩地球化学与年代学研究,认识也存在较大的争议。
会议
细粒沉积物中的暗色泥岩是利用地球化学指标进行沉积环境分析的最有利载体之一.新疆北部伊犁地区中二叠世暗色泥岩较为发育,本次研究主要从暗色泥岩微量元素分析、稀土元素分析、碳同位素(δ13C)特征和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等几方面地球化学指标系统分析判别其沉积环境.研究结果显示:伊宁盆地铁木里克组Sr/Ba在伊宁北部—尼勒克一线平均值在6.64-9.17,B/Ga在伊宁北部—尼勒克一线平均值为2.9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