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降水与西部山区地质灾害形成的关系

来源 :2010年高原山地气象研究暨西南区域气象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FZW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邢台西部山区每年汛期受降雨因素影响,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时有发生,危害日趋严重,严重制约着山区国民经济的发展,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本文根据调查分析邢台西部山区地质灾害发生、发育的特点,对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形成的成因、暴雨在地质灾害形成中的作用以及暴雨诱发地质灾害的主要影响系统进行了分析,指出地质灾害形成的因素主要有地形地貌、降水和人类活动,地形地貌因素是灾害发生的内在原因,降水是触发灾害的外在条件,人类活动是引发地质灾害的重要因素,暴雨及强降水是促成地质灾害发展的动力条件。高空低槽、中低层低涡、切变线、台风等天气系统是暴雨诱发地质灾害的主要影响系统。
其他文献
  以自然灾害风险理论及气象灾害风险形成机制为出发点和支撑点,选择暴雨洪涝灾害较为严重、具有代表性的海南省作为研究区,对海南省近50年的暴雨洪涝灾害数据库进行整理和分
“中国制造”已经深陷重围。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最大的受害国。据统计,到2009年11月3日,全球有19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出口产品发起了101起贸易调查,涉案总额超过116
  植被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是认清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及预测其变化趋势的重要手段,是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一项基础工作。本研究以福建主要流域闽江、晋江和九龙江为研究区,利用MO
  气象资料的质量受到各种非气候因素的影响,根据中国气象局相关观测技术规范要求,观则资料需要进行质量评估分析,确定气象资料质量状况,使资料的使用人员对资料的质量有一个客
  利用浙江省1954~2008年55年梅汛期逐日气象资料,对浙江入梅日期、出梅日期、梅雨日数、梅雨期降水总量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入梅日期、出梅日期、梅雨期降水总量具有年际变化
对10家制鞋厂(全民2家,集体2家,其它为乡镇企业)所进行的苯危害调查小结如下: (一)方法:苯浓度测定用乙醚-丙酮比色法,甲苯。二甲苯用乙醚-乙醇比色法。 (二)诊断标准—GB32
  利用2008年青藏高原林芝地区与四川盆地温江地区无降水条件下地表辐射、近地层超声观测资料,对青藏高原林芝和四川盆地温江地区地表辐射、湍流通量和地表反照率的日变化及
会议
  针对暴雨地质灾害数据库系统,本文详细描述了在VC++中利用ADO接口对SQL Server 2000数据库进行编程的步骤和方法,同时结合暴雨地质数据库的实际应用情况,给出了气象数据批量
  对2009年7月-2010年6月的中国局T213模式、T639模式、河北省MM5模式、日本JMA模式和德国DWD模式的降水要素预报在河北省的预报正确率进行了检验.将5种数值模式的降水要素
会议
  目前国内外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有过诸多的研究,翟盘茂等对近50年的中国降水研究表明,总的来说,全国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1-4],但是针对人工增雨试验区最大连续降水量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