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剂对纳米二氧化铈形貌的影响

来源 :第九届全国工程爆破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wy13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硝酸铈为原料,混合黑索金粉及其他添加剂,利用爆轰合成的方法制备球形纳米二氧化铈。在实验的过程中,我们在保持前驱体不变的基础上,改变添加物的成分,以此来查看添加剂对纳米二氧化铈形貌的影响。五个实验中添加剂的成分分别为:无、尿素、尿素和氯化钠、尿素和亚硝酸钠、尿素和硝酸钠。采用XRD和TEM对爆轰产物进行了检测和表征。结果表明:五个实验都制备出了纳米二氧化铈,加入尿素后,所得的二氧化铈球形化较好,但是颗粒粒径变化幅度较大;在加入尿素的同时加入氯化钠,颗粒有一定的团聚;加入亚硝酸钠后,颗粒呈球形或类球形,颗粒较小;在加入尿素的同时加入硝酸钠,圆整性较好,但颗粒粒径变化范围较大。综合比较,在同时加入尿素和亚硝酸钠作添加剂时,二氧化铈颗粒效果达到最好。
其他文献
本文对血红素蛋白质在有机溶剂DMF作用下的直接电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文章探讨了氧化还原蛋白质与电极之间的直接电子转移过程,不仅为了解生物体内的代谢过程提供了有用的信息,而且为制备第三代生物传感器奠定了基础.
一氧化氮是重要的生物信使分子,对生物体的生理过程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本文对一氧化氮在水溶性聚苯乙烯衍生物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
血红蛋白是血红素蛋白质的一种,在脊椎动物的血液中担负着储存和运输氧的重要任务.本文对血红蛋白在聚四氟乙烯膜中的直接电化学及其催化特性进行了研究.
本文采用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分子在铟锡氧化物电极上的自组装,通过戊二醛形成席夫碱,将多元酚氧化酶和辣根过氧化,化学键合在ITO电极上,制成双酶传感器,采用计时电流法实现了对大肠杆菌的快速计数.
本文对离子液体中电聚合吡咯衍生物及其电致变色效应进行了研究.文章采用在离子液体中电聚合吡咯和吡咯的衍生物,首次在离子液体中研究了聚合膜的电色效应,得到了满意的效果.
钛-钢复合板主要通过爆炸复合法和爆炸-轧制法两种工艺生产,本文通过研究几种不同热处理温度对钛-钢复合板性能的影响,对比分析了爆炸轧制法和直接爆炸法生产的钛-钢复合板的结合层的微观组织。
爆炸焊接中厚不锈钢复合板时,板界面容易随机产生小面积的界面熔化缺陷。本文从理论和实践方面对这类缺陷产生的机理加以分析,提出引起此类缺陷的机理是由于残留于界面内的绝热压缩空气引起的。通过修正爆炸焊接参数,消除了此类缺陷,提高了中厚不锈钢复合板的爆炸焊接成品率。
本文分析了目前全通径射孔技术的现场应用试验失败的主要原因,指出目前主要使用的铝合金和含能材料两种弹架,前者熔化碎解后容易堵塞在枪管内,后者虽然能够完全销毁,但其机械强度不能满足高温条件下的射孔使用要求。因此,本文全面分析了在高温条件下自毁式含能弹架机械强度的影响因素,介绍了耐高温自毁弹架中复合火药的配方组成和配方试验结果,模拟试验方法和结果,证明了新配方满足使用要求。
由于镍基合金与碳钢热处理工艺制度不同,在镍钢复合板的热处理时必须兼顾两者的特点。本文通过对NO6030/16MnR复合板经540℃退火、820℃和920℃正火及1180℃固溶处理后的结果进行分析,得出NO6030/16MnR复合板的最佳热处理制度为:540℃保温30h以上的退火。
通过乳化炸药爆轰法制备了纳米Mnzn铁氧体,运用XRD,TEM和VSM分别对爆轰产物的成分,形貌和磁性进行了检测和表征,考察了炸药中不同含量的RDX对爆轰产物的成分,形貌的影响,并与爆轰合成纳米MnFe2O4的实验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乳化炸药成功爆轰合成了纳米MnZn铁氧体,实现了Zn元素在MnFe2O4中的掺杂,且高RDX含量的炸药能够促进炸药的稳定爆轰。爆轰产物经过280℃热处理1h后,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