掺铕氮化镓纳米粉末的制备和性能表征

来源 :第十三届全国固体薄膜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m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稀土掺杂氮化镓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如波导,光涂层,光电子器件等.我们通过将氧化镓和氧化铕固相粉末混合后通氨气氮化的方法研究了氮化镓掺铕的特性.掺杂铕的浓度分别控制在为1~5at.%,氮化温度分别在900℃、1000℃、1100℃.合成的粉末用XRD 研究发现,氮化镓均为六方结构,观察发现颗粒尺寸大约在12nm.对于掺杂2at.%的粉末,在900℃氮化后仍有氧化铕的峰,而将氮化稳定升高到1000、1100℃未发现氧化铕峰;在1000℃氮化时,当铕掺杂浓度为3at.%、5at.%时有氧化铕的峰,当铕浓度为1at.%、2at.%没有发现氧化铕的峰.掺铕氮化镓阴极荧光(CL)研究发现在常温下没有氮化镓的带边锋,铕离子5D0?7F2 发光峰分裂为612,617,620nm.对掺铕氮化镓的形成机理、相关光学特性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其他文献
  耗能產品的能源效率表現需經由量測得知,是一種不可見的產品特性,為使消費者容易辨識市售產品的能源效率,世界許多先進國家多已推動「能源效率分級標示」制度,藉由強制廠商標
会议
  研究顯示局部放電是有效的絕緣診斷手法,特別是針對絕緣材料內的瑕疵偵測。電纜終端因為是現場安裝,故常因人為疏失而造成損害。基此,局部放電特別適合於電纜終端之峻工測試
  複循環電廠為21世紀主流電廠之一,由於航太材料及冷卻技術進步,促使氣渦輪機排氣溫度都在600℃以上,目前複循環電廠熱效率分析模式,仍沿襲傳統火力電廠格式,除了平均負載
  针对入侵检测系统中数据匹配速度较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高效的模式匹配算法IBMHS_W (lmprovedBMHS—W)。该算法基于确定型有穷自动机,通过在模式串移动过程中加入字符比较,
  针对涉密人员风险评估的不确定性问题,本文基于证据理论建立了涉密人员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和模型,并提出了具体算法,通过仿真实例计算,验证了该方法能较好地解决评价过程中遇到
  用金属有机化合物化学气相沉积(MOCVD)方法研究了生长压力和Ⅴ/Ⅲ对AlInN材料的生长模式及其结构和性质的影响。原子力显微镜(AFM)测试发现,随着反应室压力的升高,AlInN
  本文针对晶Si太阳电池需要的宽谱广角减反性能,利用旋涂法在单晶Si抛光表面制备PS 纳米球单层膜,并通过氧等离子体反应离子刻蚀(RIE)调控其占空比,大面积低成本地形成晶Si材
  提出了一种基于二值图像的抗打印扫描文本水印算法,使用虚拟平均黑点数实现了一个汉字嵌入lbit数据的水印容量,避免了可翻转点较少的汉字对算法性能造成的瓶径。实验分析表
会议
  采用低压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积设备在GaAs衬底上生长了GaxIn1-xP(x=0.52-0.22)渐变过渡层及其上的In0.3Ga0.7As外延层,并用高分辨X 射线衍射仪和透射电镜对过渡层进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