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海图编》中郑若曾有关福建海防的分析

来源 :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jgoh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大神旭”傩舞是我国傩文化在闽台遗存的一种独特祭祀仪礼,在文化人类学视阈中,闽台“大神旭”傩仪是联系人与自然的文化表达范式,有其迥异于其他地区傩舞的艺术特点;“大神旭”傩舞形态背后蕴涵着闽台文化区的舞蹈文化特质,具有维系民族文化认同、反映我国傩文化发展的世俗化趋势的文化价值。
蟳埔海神崇拜体现出泉州沿海民众对大自然的敬畏心理,对祖先美好道德的崇敬和对安定美好生活的追求,也透露出民众追求快乐的狂欢心理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传达出泉州海丝文化的丰富内涵,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蟳埔海神崇拜习俗也是极其宝贵的旅游文化资源,对泉州创意文化产业的形成和旅游文化品牌的打造,推动新时代泉州旅游经济的发展和繁荣都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因此,充分利用海丝旅游文化建设的有利时机,对泉州民众的海神
金门是闽南文化的重镇之一,保有许多闽南文化的元素在,就宗教信仰来说,金门地区宫庙计有二百多处,单就祀奉天上圣母的宫庙共有10座,在金门妈祖的信仰,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经本文研究:金门处于海峡两岸中的一个枢纽,应用闽南文化生态保护,经由小三通妈祖信仰的交流,将有助于两岸文化的认同。每一座宫庙的牌楼、大门、拱柱或神龛都有楹联,从考察金门地区天上圣母庙宇所搜集的楹联做为文本,可发觉出每对楹联皆展现出不同
会议
明清以来,随着地方剧种的崛起,宋元南戏得以在民间传播,留下宝贵的遗迹。过去学界多留意传播中对原典的继承,却往往忽略了传播之另一大面向,即不同地域之剧种,甚至是同一剧种之不同流派,都面临多样化选择与改编。以梨园戏《吕蒙正》为例,其与明代几大同题材传奇文本的比对,生动地诠释了南戏经历“明改本”再到地方本土化改编的历程,据此可推其闽南改本出现时间不晚于明万历初期,即十六世纪后半叶。同存于小梨园、下南二派
闽南关帝信俗仪式舞蹈作为其信俗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融合了关帝信俗的精神内核和闽南地区的民风民俗,成为闽南民间信仰仪式传承的典范。本文通过闽南关帝信俗仪式表演的历史源流梳理,以南靖金山镇振南庙前往漳州武庙的进香仪式为例,探析漳州关帝信俗仪式舞蹈的表演形态,阐释其仪式艺阵舞蹈文化表达和音声场域的文化空间,以期认识其形态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为闽南关帝仪式舞蹈的文化传承尽绵薄之力。
吴凤是一位出生于福建平和壶嗣村普通农家子弟。五岁随父母渡台,连任“理番通事”48年,为革除阿里山番“栗祭”恶俗而舍生取义,被尊为“阿里山神”。在长达300多年历史的洪流中,其故事与传说不断被形塑与建构,却也被解构与再现。本文用历史眼光,从文化角度,再现吴凤由人而神的嬗变过程,抛砖引玉,供闽台文化研究参考。
南靖山城注生宫是一座享誉闽台的百年宫庙,也是南靖县一座不可或缺的“活”着的民俗文化博物馆。而关于这座古庙的历史源流却少为人知,因此整理发掘注生宫历史文化显得十分迫切。笔者凭借多年的田野调查与亲身经历,从宫庙历史、注生娘娘信仰的来源、信仰发展与传播,娘妈崇拜的仪式与活动等角度向大家介绍南靖县这座“活”着的民俗文化博物馆。
围绕明末名人陈翼飞、蒋孟育的“南靖人”说法,通过历史文献与田野考察,从中发现此说始见康熙《漳州府志》,出自陈翼飞之孙陈鹄云之手,得到了蔡世远的支持。陈翼飞是南靖县城人,蒋孟育早年随父蒋相曾居南靖县,与周起元、黄道周交往密切。陈鹄云作为伭云诗社在南靖的后人,通过修志活动唤起了南靖人对伭云诗社的记忆,促进了地处月港文化圈的“山城”南靖对伭云诗社所处的漳州月港繁荣发展历史时期的回忆,对蔡世远、庄亨阳的海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