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间色法”看史湘云的金麒麟

来源 :全国财经院校语文研究会2010年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楼梦》中的史湘云,有一件非常重要的配饰——金麒麟,此麒麟一出,便引起了林黛玉的高度"警惕",也引发了红学界旷日持久的争论,红学界的争议与林姑娘的担心都出于相同的一点,即金麒麟是否预示着贾宝玉同史湘云日后的姻缘. 本文提出,史湘云的金麒麟,并不像薛宝钗的金锁那样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代表着荣华富贵,它赤金的质地其实已经被“点翠”所遮蔽了,因此,史湘云与贾宝玉的姻缘并非“金玉良缘”,而是雌雄合璧。综观曹雪芹的文心笔意,也不难发现,作者其实并未将史湘云与贾宝玉的缘分等同于贾宝玉同薛宝钗的姻缘,宝玉湘云的因缘,应当是患难中的相濡以沫,是凄苦人世间的休戚与共,而远非薛宝钗藉以成就青云高志的务实、经济的“金玉良缘”!从这层意义上理解,“间色法”也恰好间隔、区别开了贾宝玉同薛宝钗、史湘云截然不同的因缘际会。
其他文献
一般在中小学,图书馆多为教育行政部门专门拨款而建,故对于图书馆效益的评估必然纳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于学校的各项工作考核之中。于是,图书馆效益被细化为一条条验收的标准,成为衡量图书馆工作好坏的指标。对于学校图书馆,对于一批学生经常利用、必须利用或者非常热门的畅销作品不必拘泥于复本的限制;图书馆可以根据自己的学校特色、活动特色、藏书特色来组织藏书排架,方便利用,提高效益。眼界决定境界,思路决定出路。学
本文介绍西部区域式公共图书馆基金会是依附型图书馆基金会,由于图书馆发展基金会是一个非营利的社会组织,它必须受到国家这种法律法规的制约与保护。欠发达地区县级公共图书馆基金会的制度管理模式主要有:严格的项目评审制度,客观公证地监督制度,有效的成果评价制度。我国欠发达地区县级图书馆基金会的建设任重而道远,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兮,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以解决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尤其是经费短缺的问题。欠发达地
明代山东人民的阅读活动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反映又受其制约,人们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倾向反映了社会文化水平和文化思潮,通过这一时期阅读文化的研究可以反映社会的总体状况,特别是社会文化的发展趋势。另外,阅读文化的研究涉及藏书史、出版史、经济史等多个领域,借此可以将相关领域串连起来,并揭示其相互关系和影响。
本文介绍古代妇女不是知识权利的主体,更不是读者权利的主体,官藏、私藏和公藏都不对女性开放。由此可见,妇女进入藏书楼阅读在那个男尊女卑的时代根本不可能成为主流。对于我国古代妇女来说,她们基本都没有什么机会进入藏书机构阅读,因而也无法进入社会政治文化权利圈。这是社会的使然,文化的使然。在近代社会变革力量的呼吁和倡导下,处于风云变幻的近代女性,也开始突破历史长期以来对其性别的文化定位,逐渐步入男性主导的
在非美术专业院校中开设陶艺选修课,其教育目的无疑是使大学生具有更加全面的文化和艺术素养。非美术专业院校中的陶艺教育更加注重挖掘陶艺的文化内涵和普世价值,把陶艺作为一种寓教于乐,陶冶性情,提升人文修养的手段,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教育普通大学生,它具有艺术性、人文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特点。在陶艺选修课上,学生可以欣赏到古今中外各种风格流派的陶艺作品;在欣赏过程中品评不同国家、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陶艺所反映出
本文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了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而后探讨了语法问题,修辞问题,分析了老庄与禅宗的话语方式,最后提出了会话与阅读的关系。
本文重点探讨自然语言中的量词,从而揭示逻辑与语言理论之间的一些联系:语言理论的发展可以丰富逻辑理论,为逻辑理论的发展提供资源;反过来,逻辑理论可以为语言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解释方法。
《论语》是最能体现孔子思想言行的一部书,在《论语》中,孔子是一个伦理道德的维护者,完美人格的追求者,积极参政的进取者,博学多识的睿智者,同时还是一个亲切而又严厉的教育家。这五张画像重叠在一起就是一个历史上比较真实完整的孔子形象。这个形象既平凡、亲切又伟大、光辉,孔子那卓越的智慧、渊博的知识、进取的人格精神及对后世巨大的影响使他成为中国唯一的一位榜上有名的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但孔子他毕竟又是一个现
对汉乐府歌辞的编集、选录和注释,以及人们对它的品评、接受和研究情况,并没有专门、系统的书目,而是散见于不同的文献中,通过各种渠道得以反馈、总结和概括。包括通过“史书·乐志”的系统或政书等史籍来保存、记述;通过总集、别集、选集、类书及其注本对诗歌的选录直接保存,或通过散见于诗歌选本中的序跋、批注等资料间接地反映;通过诗话来品评;通过对诗歌文本音韵、义理的笺注和阐发来实现;通过笔记小说中的轶闻逸史来记
《史记》产生于西汉中期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时,汉家定儒学于一尊,而司马迁的异端思想,具有反传统和对现实强烈的批判精神,《史记》的思想体系与上层社会的主导思想相左,对皇帝和权贵的所作所为及社会现实多有深刻的批判,因而被视为“谤书”,流传范围狭小。但汉代早期对《史记》的续补和有限传播都具有创始性的意义。汉末至六朝儒学衰微,思想解放,《史记》始得以公开流传,《史记》的传播也出现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