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抗微生物肽的结构、分布及活性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微生态学分会第四届第九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暨饲料和动物源食品安全战略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8380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微生物肽是生物体产生的一种具有抗微生物活性的多肽,具有抵抗原生动物、真菌、病毒、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活性,不易产生耐药性,有取代传统抗生素的发展趋势。众多学者对禽类抗微生物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从禽类中陆续分离到20多种新的抗微生物肽,本文主要综述了禽抗微生物肽的结构、分布及活性研究进展,为禽抗微生物肽的进一步探索研究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疱疹病毒是一群较大的有囊膜的双链DNA病毒。至今发现的疱疹病毒已经有100余种,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将疱疹病毒科分为甲(Alpha-)、乙(Beta-)、丙(Gamma-)三个亚科,各个亚科中
会议
脱氧尿苷焦磷酸酶(duTPase)广泛存在于真核、原核细胞和病毒等生物有机体中,通过催化水解脱氧尿苷三磷酸(dUTP),减少尿嘧啶在DNA合成中的错误掺入,降低细胞中的dUTP/dTTP比例
会议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一种引起母猪繁殖障碍和新生仔猪呼吸道症状及高死亡率的传染病。该病在世界各养猪国家广泛流行,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因此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
针对医学专业显微形态学课程的特点,在审视传统教学手段利弊的基础上,从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等方面对其进行了优化设计,旨在进一步提高显微形态学课程的教学
由法氏囊病毒引起的免疫抑制病给养鸡业带来严重危害,因此其生物学特性和分子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对该类型病的预防和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也有待于今后更进一步深入研究。
毒力因子((virulence factors)也称致病因子是某些细菌对环境作出相应反应而表达的特定的产物,而这些毒力因子(如菌毛、毒素、酶等)可以直接导致细菌的致病性并在致病过程中发
会议
外膜蛋白是沙门菌属抗原的重要组分之一,正如细菌的荚膜、鞭毛、菌毛等具有许多功能一样,OMP也具有很重要的功能。外膜蛋白具有直接与机体免疫系统接触的机会,有较强的免疫原
会议
假型病毒(Pseudotyped virus)是指包被其它囊膜病毒糖蛋白的病毒颗粒,但其细胞和组织嗜性由其包被的糖蛋白决定。研究表明假型病毒是一种新型的基因转移载体,具有非细胞周期
会议
CpG-DNA是一些具有免疫激活功能的以未甲基化的CpG基序(CpG motif)为核心的DNA序列,它包括含CpG基序的人工合成的寡聚脱氧核苷酸自然界中细菌、病毒、无脊椎动物等低等生物的
会议
佐剂的种类繁多,其增强机体免疫应答的机理各不相同,可以增强抗原的免疫原性、免疫应答速度及耐受性,可刺激细胞介导的免疫,随着亚单位疫苗、重组疫苗、合成多肽疫苗等弱免疫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