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倩教授从浊毒论治反流性食管炎用药规律浅析

来源 :第九届李时珍医药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sion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消化动力障碍性疾病,西医治疗主要采用抑酸药及促胃肠动力药等,长期应用副作用大、不良反应多.杨倩教授认为"浊毒内蕴"为本病发病的关键所在,应用清热解毒、芳香化浊药、疏肝理气药、活血化瘀药等治疗本病,取得良好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并运用临床案例验证了该治疗方法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Zonulin通路是紧密连接的调节通路之一,而紧密连接广泛存在于所有上皮细胞连接的最顶端,是构成肠黏膜屏障的重要结构基确,具有"栅栏"和"屏障"的功能,在调节肠黏膜通透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结构的破坏,可导致肠壁通透性增高,引起细菌移位、全身炎症反应及多器官功能受损.近年来不断有研究发现,包括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在内的多种疾病在发病过程中均伴有血清Zonulin的改
目的:基于现代百余年名老中医诊治肺痨的文献资料,挖掘肺痨常见证候及其临床特征,为肺痨临床辨证提供依据.方法:基于已建立的《现代名老中医肺病数据库》和《期刊中医肺病数据库》,从中检索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建立《现代名老中医诊治肺痨文献研究数据库》,利用SPSS22.0软件,采用频数描述、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筛选出肺痨证候17种,频率≥5%的证候有6种,分别是:肺阴虚证、阴虚火旺证、
目的:研究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证候要素及其靶标的分布规律.方法:检索2006年4月-2016年4月中国知网学术期刊数据库(CNKl)、维普医学资源数据库(vIp)、万方医学数据库、Pubmed数据库所收录的关于不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证候的文献,共检索出854篇文献,经过筛选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28篇,提取到病例6557例,对这些病例进行证候及靶标的统计分析.结果:(1)共提取出11个证候要素,实性证候要
FODMAPs为可发酵的低聚糖、双糖、单糖和多元醇.研究表明,低FODMAPs饮食能有效改善IBD患者的胃肠道功能性紊乱等临床症状.其作用机制主要和肠道菌群的过度增殖、肠道粘膜的渗透性改变以及肠腔因为气体和液体的量的增加导致肠腔扩张,导致内脏高敏感有关.对于IBD患者所适宜的饮食还有学者提出了SCD饮食和Paleo饮食,不同饮食有气侧重点以及共共性,而长期坚持某种饮食的方法仍存在一定争义.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高效率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人们心理负荷与心理应激增加,焦虑和抑郁障碍日益突出.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为与自主神经症状相关的同时具有焦虑和抑郁症状的临床综合征,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口干、尿频、尿急、出汗、思维迟缓、意志减退以及自杀观念等,严重困扰着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总结近年来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的研究概况的相关文献,了解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的概念
论述"轻可去实"理论的具体释义,浅述脾胃的生理病理及"轻可去实"理论在临床治疗脾胃系疾病中的具体应用.
本文归纳和总结近年来活血祛瘀法治疗冠心病的理论以及临床的相关文献,反映此研究的最新研究水平.归纳总结活血祛瘀法在治疗冠心病的应用及疗效.活血祛瘀法在中医治疗冠心病的辨证论治中贯穿始终,疗效显著.活血祛瘀法是中医治疗冠心病的总法,无论哪一种证型,都伴随有脉络瘀滞,在针对病因的治疗中,佐以活血化瘀药物,可以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历观古今中外,人们无不重视养生的作用.人们时常利用中国传统医学理论指导来干预人体以使达到身体健康的目的;其中,中药养生,疗法独特,并深受人们的倾赖.文章深入浅出的论述了中药养生的起源发展,指出中药养生是根据中医理论,研究人类生命规律,探索衰老机制以及健身防病、延年益寿的理论和方法,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中药组成部分,中药养生保健方法具有中医学理论知道防治疾病的特点,就是整体观念和辨证施补。目前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工作环境、饮食结构的改变,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率不断攀升,成为胃癌高发的关键因素之一,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西医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不可逆转的,且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措施,李佃贵教授认为"浊毒"是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他认为,浊毒病邪有轻、中、重之分,治疗也要根据浊毒病邪之轻重,分而治之,浊毒治疗不拘泥于一方一药,应辨证论治,随症加减
目的:观察化浊解毒方中药汤剂与新绿色中药兔煎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化浊解毒方新绿色免煎颗粒冲服,对照组给予化浊解毒方传统中药汤剂.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93.33%,对照组为91.67%,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胃镜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0%,对照组为86.67%,两组比较,差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