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场诱导嵌段聚合物相结构转变

来源 :中国化学会2016软物质理论计算与模拟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madehun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场诱导嵌段聚合物相结构取向是一种潜在的调控高分子相结构方法,我们发展了一种粗粒化极化模型,模拟研究了电场诱导嵌段聚合物相结构取向排列机理。证实结构转变起源于相界面不同组分的介电性质差而不是嵌段聚合物链取向。模拟也阐明了电场下链段介电行为同链结构及相结构转变的依赖关系,并证实相结构取向前的部分熔解行为。进而我们提出通过设计电场模式来调控相结构和取向的方法,通过自洽场方法进行了验证,发现通过设计交替电极排列可以调控对称两嵌段聚合物相结构垂直或平行取向,进而实现复杂相结构设计,该方法对嵌段聚合物相结构调控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研究纳米粒子药物载体与生物膜相互作用及其跨膜机理,对实现药物的跨膜输运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粗粒度模型,通过耗散粒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纳米粒子进入细胞的动力学机理,
会议
I will discuss a general framework for developing continuum and kinetic theories for active matter,which I term as the generalized Onsager principle.
会议
反离子的Manning凝聚效应[1]是聚电解质体系的重要现象之一,也普遍存在于生物体系.在先前的研究中,研究对象为表面带电的圆柱,这里我们将体系拓展为柱状的聚电解质刷,考察新
会议
It is well known that the addition of nanofillers to polymer materials can lead to markedly enhanced mechanical properties.
会议
  调控纳米尺寸的颗粒或蛋白质在细胞膜表面上的运动是当前生物纳米技术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细胞膜是众多生物反应和活动发生的场所。一些重要的生物反应大都通过调节膜蛋
  通过纳米粒子掺杂是实现高分子材料性能优化的常见手段[1]。因此,理解此类复合体系中各类纳米粒子的加入对复合物动力学性质的影响机制及规律至关重要。前期的大量研究已
  胶体自组装因其在制备超材料方面的巨大潜力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而如何精确调控自组装是目前超材料制备所面临的一个主要挑战。在该报告中,我们将以三角形和风筝形两种
We give a general formulation of handling the Brownian motion of a rigid particle of arbitrary shape ina Newtonian fluid subject to external force,torque and ve
会议
  高分子链是DNA、蛋白质的一个物理模型,利用纳米孔进行DNA的分离和检测推动了高分子链纳米孔移位的理论和模拟研究。我们利用计算机模拟研究高分子穿过纳米孔的规律,并研究
  内吞是细胞膜摄入外界物质的重要方式,细胞膜通过将外界物质(比如药物)逐渐包覆并内化。目前,人们对于尺寸[1]、形状[2]和表面化学修饰对作为药物载体的纳米颗粒的内吞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