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腺病毒病的PCR临床诊断研究

来源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暨第一届中国兽医临床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shun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立犬腺病毒(CAV)PCR检测方法,对PCR产物进行序列分析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从而区分犬传染性肝炎和犬传染性支气管炎,将该方法应用于临床诊断。根据CAV-1和CAV-2基因组核苷酸序列有很高的同源性,设计2对通用引物扩增目的片段大小为411bp和309bp,然后根据CAV-1和CAV-2411bp扩增产物基因序列限制性内切酶NCO I酶切位点的差异将二者进行区分。对59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共检测出5份犬传染性肝炎病例。初步临床检测结果证明该方法具有快速、准确、灵敏度高的优点,完全适用于犬传染性肝炎和犬传染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诊断。
其他文献
笔者就犬的绦虫病从犬主要绦虫的种类及形态、生活史、症状、诊断、中西医结合治疗及预防六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为该病的综合防治提供全面科学的依据。犬绦虫病是由多种绦虫寄生于犬小肠内引起的寄生虫病。通过人和其他多种动物传播给犬,各种动物间可相互感染,危害较大。其幼虫寄生于人或牛羊的内脏器官,是人或家畜绦虫蚴病的病原,严重威胁着人畜健康。可感染犬的绦虫种类主要有:犬复孔绦虫,泡状带绦虫,多头绦虫,中线绦
本实验外科手术摘除犬乳腺肿瘤50例,采用病理组织学观察进行分类,结果显示:犬乳腺肿瘤的形态多种多样,恶性肿瘤占56%(28/50),其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占39%;良性肿瘤占44%,其中以良性混合瘤为主,占45%。
本试验对从36例犬脓皮病分离出的103株细菌进行了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88株葡萄球菌对抗生素的敏感率依次为万古霉素(100%)>苯唑西林(94.3%)>氯霉素(88.6%)>利福平(85.096)>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和恩诺沙星(82.9%)>庆大霉素(70.5%),对青霉素(29.5%)、四环素(22.7%)和复方新诺明(18.2%)的耐药性已相当高。10株微球菌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和恩
实验动物选择标准:患有皮肤细菌性感染的犬,自然发病病例,有以往发病史,年龄2-13岁,性别不限,在本次治疗前1个月内有相同的脓皮症发生,并接受抗生素治疗(排除接受头孢曲松钠治疗的犬)。患病犬皮肤出现红疹或红疹与脓疹同时出现,瘙痒,排除激素紊乱(甲状腺机能减退和。肾上腺皮纸机能亢进)和皮肤外寄生虫(蜱、跳蚤、虱子、疥螨、蠕形螨)感染等因素。本文就犬重组干扰素Y治疗犬顽固性皮肤病的临床疗效进行试验观察
为观察钡餐(BM)治疗犬单纯性呕吐的效果。对2004年8月~2006年9月某动物医院就诊的频繁呕吐的144例病犬,灌服硫酸钡后,30min和120min各进行1次x线检查,判定为单纯性呕吐的病犬68例,观察记录钡餐的止吐效果。44例病犬一次性治愈,23例再次灌钡并配合其它疗法治愈,钡餐治疗单纯性呕吐的治愈率为95.6%,1例并发胃大面积溃疡,回肠部梗阻和穿孔后死亡。结论:用硫酸钡治疗犬单纯性呕吐比
伪狂犬病(PR),是由疱疹病毒科、疱疹病毒甲亚科的猪疱疹病毒I型所致猪、犬、猫等动物的一种传染病。该病病毒从鼻分泌物和唾液中排出,经气流,胎盘,黏膜,精液及乳汁传播。宠物常被污染的猪肉而感染,如犬咬吃病猪后发病,潜伏期3-6天,临床上出现早期的行为异常,流涎,后期剧烈的瘙痒,尖叫,皮肤出现红斑等症状。我国至今未见此病在犬猫上的报道。作者近来在临床上遇到一起犬伪狂犬病,并对其进行报告。
心包积液是指心包内液体异常蓄积,患犬常因心包内压力过大致心包填塞,进而影响舒张期心室的充盈,使心输出量减少而致死亡。受检查手段的制约,国内未见相关病例报道。本文结合一患犬为例,就犬心包积液导致心包填塞的诊断与治疗进行论述。
2007年江西省某动物园引进了一群松鼠猴,同年5月份该动物园的松鼠猴突发一起急性死亡病例,先后死亡四只松鼠猴,通过对发病情况调查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魏氏梭菌病。经及时治疗,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本研究对外科于术摘除疑似犬乳腺肿瘤标本10例,按国际标准进行病理组织学分类,采用鼠抗人p53和CD44抗体,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病料组织中的p53和CD44抗原进行检测。结果表明,10例犬乳腺肿瘤中恶性肿瘤占60%,其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占30%;良性肿瘤30%,其中乳腺非肿瘤性疾病20%。p53多克隆抗体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良性乳腺肿瘤组织,差异极显著。CD44在乳腺癌、良性肿瘤组织和非肿
本研究根据临床特征及病理学变化分析了2006年6月到2008年2月间收治的35例犬阴道肿瘤的性质,将它们分类为传染性性病肿瘤、阴道增生和腺泡状软组织肉瘤三种,并分别统计了它们的临床规律性特征。根据阴道黏液涂片观察并结合临床表现对患犬所处的发情周期进行了鉴定。临床特征和病理学变化的分析及患犬发情周期的鉴定为肿瘤的治疗和预后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