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患儿支气管诱导痰液中炎细胞变化的临床研究

来源 :中华医学会2006年全国儿童过敏性疾病诊断与治疗进展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u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支气管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及其缓解期支气管诱导痰液中炎细胞变化及临床意义. 方法 选择经临床确诊的儿童哮喘患儿34例,其中男18例,女16例,平均年龄7.1岁.入院前3天均无静脉或口服激素史.于哮喘急性发作期及其缓解期分别用高渗盐水超声雾化吸入法留取支气管诱导痰液并检测其细胞成分.正常对照组22人,男14人,女8人,平均年龄7.0岁,既往无毛细支气管炎或喘息性支气管炎病史,无哮喘病史及家族史,1个月内无呼吸道感染史;支气管诱导痰液的采集及检测同研究组. 结果 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支气管诱导痰液中中性粒细胞占总数的百分比较缓解期、正常对照组均明显增高,差异显著,均P<0.01;哮喘急性发作期及缓解期支气管诱导痰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占总数的百分比热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增高,差异显著均P<0.01,而巨噬细胞占总数的百分比均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均<0.01.各组间淋巴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在不同发病时期气道内的炎细胞变化不同.讨论Fahy等多位学者研究证明急重症哮喘发作其支气管诱导痰中以中性粒细胞占主导地位,而缓解期则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主,与我们的研究结果一致.有文献报道支气管诱导痰中嗜酸粒细胞数目增多,提示激素效果较好.所以通过支气管诱导痰中嗜酸粒细胞数值可以发现早期哮喘.另外儿童哮喘多因呼吸道感染而诱发,提示应当充分注意呼吸道感染在儿童哮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对支气管诱导痰中嗜酸性粒细胞数目不多,而中性粒细胞数目增多的患儿,尤应注意呼吸道感染的治疗.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发热10天、少尿、血尿、水肿7天病状患者的病历情况,阐述了该例患者在临床诊断的基本状况,重点分析了该种病状的治疗方式。
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SIT)被认为是唯一能够缓解症状改变变应性疾病自然进程的治疗方法.传统的治疗途径是皮下注射,而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LIT)被认为是近年来一种更为安全
会议
凌霄,别名紫葳、女葳花、陵苕、鬼目、堕胎花。为紫葳科凌霄属。系落叶攀援藤木,树皮灰褐色,具纵裂沟纹;羽状复叶对生,小叶,长卵形,边缘有粗锯齿;聚伞形花序顶生,花冠漏斗状,
本文介绍了发热2月,发现脾大、血三系异常1月病状患者的病历情况,阐述了该例患者在临床诊断的基本状况,重点分析了该种病状的治疗方式。
目的 评价阿罗格(R)-标准化变应原制剂治疗变态反应性疾病的不良反应和安全性. 方法 对185例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采用标准化变应原混合螨(屋尘螨50%:粉尘螨50%,164例),霉菌
目的 探讨毛细支气管炎的雾化吸入治疗方法; 方法将82名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万托林,普米克令舒、开顺联合雾化吸入,同时静滴抗病毒药物,抗支原体药物及琥珀酸氢
本文介绍了腹泻、乏力1+年,四肢进行性无力伴麻木5月,伴双下肢水肿3月病状患者的病历情况,阐述了该例患者在临床诊断的基本状况,重点分析了该种病状的治疗方式。
目的:首次调查了解营口市0~14岁儿童哮喘患病率及相关因素. 方法 (1)对象营口市站前区、西市区0~14岁儿童(1989年9月1日至2004年8月31日出生)为本次调查对象.应调查11 096人,
会议
俄人东侵时代当西伯利亚铁路未成之先。满洲 完全处吾国主权之下然自十六世纪以还野心勃勃之俄人。即欲席蜷欧洲。雄视全球。嗣以海军扼於波罗的海黑海两口。不得逞志於西方
目的了解哮喘患儿对尘螨特异性免疫治疗剂量递增阶段的耐受性。方法对2005-06—2005-09北京儿童医院哮喘专业门诊24例临床诊断哮喘的患儿,应用标准化屋尘螨提取液皮下注射,对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