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V检测在宫颈癌的临床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来源 :第三届中国临床微生物学大会暨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y_z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宫颈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危害着广大妇女的健康与生命。早期筛查对宫颈癌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防治有重要意义。大量研究表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持续感染、多重感染是引发子宫颈癌的主要生物因素,所以HPV检测对宫颈癌的防治有着重要的作用。现就该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现状和进展予以综述,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目的:明确外周血CD3+CD4-CD9-双阴性T细胞(double-negative T-cell,DNT)含量异常升高在临床感性性疾病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调查2010年1月至2012年2月收治患者中接受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且DNT升高的患者的病历资料,以临床诊断为金标准,按照疾病分组进行统计分析和研究.对照组为同期接受体检的健康人群.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采用流式细胞学检测技术,结果包括总T细
会议
目的:回顾性分析成都某三甲医院收治玉树震后藏籍伤员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结果,为今后高原地区发生类似特大性自然灾害救治大批量伤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4月16日~7月30日玉树地震伤员送检各类标本做需氧、兼性厌氧和厌氧培养,分离菌以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鉴定到种并用其配套药敏试验板进行抗生素敏感性试验。结果:51例藏族玉树地震伤员共送检标本97份,检出细菌40株,以革兰阳性球菌
会议
Objectives: Flow cytometric immunophenotyping has evolved from two-parameter quantitative measurement of 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s to five-or more parameter qualitative evaluation of bone marrow fo
会议
目的:对本院临床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产KPC型碳青霉烯酶的耐药基因进行分析。方法:收集本院2009~2010年临床分离的肠杆菌科1801株细菌,经药敏试验筛选出耐药性高的菌株,采用改良Hodge试验和PCR扩增检测细菌产KPC型碳青霉烯酶情况,并测序分析基因型别。结果:1801株肠杆菌科细菌有783株对三代头孢耐药,其中4株还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改良Hodge试验初筛出两株阳性,且PCR均扩增
会议
目的:探讨本院引起肺部感染常见的菌种,分析其耐药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循证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本院3019例肺部感染病人标本,按科室制定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标本前处理、细菌培养、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3019例标本中,有1125例阳性痰液标本,阳性率为37.30%.共检出32种细菌以及5种真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1 031例,占34.20%;革兰氏阳性菌94例,占
会议
目的:探讨贵溪市人民医院住院病人丙型肝炎(HCV)、梅毒(TP)、艾滋病(HIV)等疾病的感染情况.方法:对26987例住院患者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清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和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结果:丙型肝炎感染率为0.11%,艾滋病感染率为0.13%,梅毒感染率为0.27%.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占HIV阳性总人数的43.24%.结论:本地区丙型肝
会议
目的:构建HSV-1的UL12基因原核重组表达质粒pET32a-UL12,比较重组表达质粒pET32a-UL12在E.coli BL21和E.coli Rosetta表达产量与生物学活性.方法:使用PCR的方法扩增出HSV-1的UL12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质粒pET32a(+),构建出重组质粒pET32a-UL12,分别转化E.coli BL21和E.coli Rosetta菌.经SDSPAGE鉴
会议
目的:探讨简阳市人民医院大肠埃希菌感染的临床分布以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ID鉴定卡进行菌株鉴定,ATB药敏卡进行药敏试验,用加酶抑制剂增强试验纸片确证法进行产ESBLs(广谱β-内酰胺酶)的确证,并进行结果分析.结果::422株大肠埃希菌主要来自痰液(37%)和尿液(31%),共检出产ESBLs大肠埃希菌89株,阳性率为21.1%.产ESBL
会议
罗尔斯顿菌属是1995年日本学者Yabuuchi E等提议建立的一个新的细菌种属,之前一直归于伯克霍尔德菌属。皮氏罗尔斯顿菌(Ralstonia pickettii)是该菌属中唯一从临床标本分离到的菌种。皮氏罗尔斯顿菌是一种非发酵的革兰阴性杆菌,具有极生鞭毛,是医院内感染的少见条件致病菌。国外文献中的病例报道,多是由于血液制品、无菌水、生理盐水、洗必泰溶液、呼吸道治疗液、静脉导管的污染所致院内感染
会议
目的:总结分析川西地区6个市(州)17家医院2011年度临床分离病原菌的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采用K-B法或自动化仪器分析法对临床分离细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依据CLSI 2010年标准,采用WHO-NET5.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川西地区6个市(州)17家医院共分离出病原菌株2007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4454株占分离菌的71.99%,革兰阳性菌5625株占分离菌的28.01%.前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