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皮疏肝理论探源及其应用

来源 :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广东省药学会中医肝病用药专家委员会、广东省保健协会肝病专业委员会2016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_d0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皮的来源:陈皮是芸香料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广陈皮为茶枝柑的干燥成熟果皮,主产于广东新会,是广东十大道地药材之一,也称新会皮、广陈皮.
其他文献
介绍了肝硬化急性肾损伤的定义及诊断标准,病因及病理机制,肝硬化急性肾损伤的管理,肝硬化住院患者AKI患病率和类型Tsao等。
提出了慢性肝病疾病谱的趋势:"四多一少":肝硬化,重型肝炎逐年增多;原发性肝癌的发生率逐年增多;慢肝合并症的患者增多(糖尿病、脂肪肝、免疫肝等);非传染性肝病的发病率增多;慢性肝炎(CHB、CHC)减少。
会议
六经辩证《伤寒论》阐述多种外感疾病及杂病,辨证论治载方113首,用药87种,六经辨证是《伤寒论》的核心体系,六经辨证体系孕育八纲、八法温病学的形成和发展脱胎于此。
乙型肝炎病毒属于嗜肝DNA病毒科,只对人和猩猩有易感性,我国的乙肝病毒感染率约60%-70%;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约占总人口7.18%,全国约有9300万人携带乙肝病毒,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2000万例.可发展为肝炎后肝硬化和肝癌。
本文从中西方两个角度介绍了慢加急性肝衰竭的诊断标准的异同,病因学的异同,临床特征的异同,组织学特征的异同,临床预后的异同等。
本文介绍了慢性乙肝的由辨证走向辨病的必然,慢性乙肝卫气营血辨证的理论依据,慢性乙肝卫气营血辨证的客观化等内容。
原发性肝癌以中医的"脾"为核心,或肝脾同病,或重在健脾,或"脾虚肝郁",或强调"治肝先实脾,脾健肝自愈",或认为病灶为肝,但病原在于脾.病理因素为:虚毒,痰毒,瘀毒,湿热毒邪,郁毒.寒毒,食毒.治疗法则为:益气养阴,健脾舒肝,化痰消瘀,清热利湿或解毒,温补脾肾等.
肝癌的病因病机中医归属:肝积、癫痫、肥气、痞气、积聚、臌胀等范畴.临床表现:"肝之积,名曰肥气,在左或右胁下,如覆杯,有头足,久不愈,"胁下痞块,胁痛、黄疸等症状.病理因素:外感邪毒、内伤饮食、情志失调、脏腑虚损.病机特点:本虚标实.
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医疗、销售为一体的新型现代化中药企业,按照GMP标准设计建造并装备一流设备的现代化生产厂房,2002年获得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2008年荻发改委企业技术中心认证,主导产品"安络化纤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