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成熟的中国菌物分类学

来源 :中国菌物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第七届菌物学学术讨论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fu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十年来,我国的菌物分类学在经历了发展中的低谷之后,开始迈入扎实稳进的新时期,呈现出快速、多元、系统发展的特点。在鉴定、分类、系统发育与进化的研究中,涌现出了一系列的可喜进展。这些成果得力于相邻、相近学科现代科技手段、仪器等的发展,特别是当前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逐步深入,分子生物学这种辅助手段的介入,更加完善了经典分类学和系统学。各种新方法、新技术在菌物分类学研究中的广泛应用,各学科间的积极渗透和交叉,以及实践中大量有关问题的提出,为菌物分类学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过去十年中,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孢子植物志编委会的支撑下,中国的菌物分类有了长足的发展。随着更多更大规模如973、863,国家支撑项目等进入这一领域,中国的现代菌物分类,必将走向更加健康的发展道路。本文介绍了我国菌物分类学的特点,提出了菌物分类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其他文献
“生物群落”是生态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单元,传统意义的生物群落是指处于同一个环境中相互作用的一个生物群体或者被定义为一个特定区域内相互作用物种的联合体。一般来讲,群落是由许多通过各种方式互作的物种组成的,这些互作方式包括竞争、捕食、寄生、共生、共牺等。但是在有关群落的研究中,人们更加关注群落的结构和功能,通常用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度等来描述群落特征,而忽略了群落中物种间的互作关系。本文集中讨论如下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