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期内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P05385709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期内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6月我院家属陪护病房住院患者,剔除住院时间<7天者,排除误诊为双相障碍、精神发育迟滞、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等其它精神疾病,入、出院诊断均符合ICD-10精神分裂症者共789例,年龄13~66岁,男性401例,女性388例。以上案例经原始病历查阅,住院治疗期间出现复发者共114例,排除因拒绝服药所致复发7例,实际为107例。将复发患者作为复发组,按照1:3比例随机抽样法选取无复发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回顾性方法进行分析,对患者病历资料专人进行查阅,记录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文化程度、婚姻、家族史、起病形式、临床分型、入院BPRS评分、自杀风险(自杀行为和自杀意念)、药物种类、是否合并电休克治疗、复发时距离入院时间、复发季节等。结果 1.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期内的复发率:789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期内出现复发107例,复发率为13.56%。其中符合Ⅰ型复发45例,Ⅱ型复发37例,波动25例。2.复发时距离入院时间;患者复发时距离入院的时间为9~21天,平均13.42±2.55天。3.治疗期内复发与季节的关系: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期内复发以1、4、12月份较为多见。4.单因素分析及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选取12个与复发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期内复发与女性、年龄<20岁、急性起病、有自杀风险、合并电休克治疗、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等诸多因素明显相关(P<0.01)。经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20岁、病前存在自杀风险、合并电休克治疗、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是引起治疗期内复发的主要危险因素(P<0.01)。结论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期内复发与自身因素和治疗因素有关,除了针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和预防外,建议患者的住院时间不宜少于20天。
其他文献
<正> 在火电厂中广泛采用 WBC—57型冷端补偿器,配合热电偶和测温毫伏计组成对介质的温度测量系统。在长期的使用实践中,发现这种冷端补偿器有不足之处,应该加以改进。本文分
<正>"复盘模式"听评课,是指执教老师采用微格教室实录课堂,录制课堂实录;课题组成员(包括执教老师)借助录像进行复盘反思,在相同的教学内容、相同的学生基础、不变的教学情境
<正>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信息技术像一缕春风吹开了千家万户的门窗,吹遍了大街小巷,吹进了欢声笑语的课堂,也吹到了教师和学生的心坎里。以前的语文课堂,平淡无奇,教
英语语言学的发展与英语词典魏向清语言的发展孕育了词典,词典的本质和功能则决定了它与其载体语言之间密切相关的联系。词典对其载体语言的发展和研究作用巨大,语言的发展及语
基于铁路货车转向架检修过程中,闸瓦托钻孔工序中对待加工的闸瓦托,研制一种适用于制动梁梁架及闸瓦托进行定位夹紧及钻孔时,对整体进行定位夹紧的装置。介绍其主要结构,以及
目的探讨黄芩苷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肾组织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将用STZ造模成功的糖尿病大鼠48只,随机分为模型组、黄芩苷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2只
槐属植物具有较强的药理活性,通过查找近年来槐属植物相关文献,发现对其研究报道主要集中在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方面,而在植物体内合成的报道较少。对槐属生物碱成分、药理作
<正>5-氨基乙酰丙酸(aminolevulinic acid,ALA)和卟啉在色素(如叶绿素或血红素)合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ALA在农业上可用作杀虫剂、除草剂及生长调节因子;卟啉
莱钢近年立足于技术创新,通过"引进、消化、吸收"炼铁先进技术,不断优化操作管理,使炼铁工艺取得长足进步,节能降耗效果显著,工序能耗由2 005年的490.577 kg/t降低到2 01 0年
养老保险制度作为维护国家稳定 促进经济发展和保障社会全体成员基本生活条件的一项社会制度 可以说社会保障制度与政治 经济 社会和文化等各个领域有着密切的联系 其越来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