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杨酸衍生物铬(Ⅲ)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来源 :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七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weiz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石墨烯是2004年发现的新型二维纳米材料,具有完美的大π共轭体系和最薄的单原子层结构;这使得石墨烯拥有非常优异和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这些特性也使石墨烯在高性能复合材料和智能器件等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研究采用化学剥离的方法制备了可溶性的功能化石墨烯,并通过溶液共混制备了石墨烯/聚合物及石墨烯/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研究表明,只需加入1%的石墨烯,其复合材料的强度提高75%,模量提高120%。而石
通过化学反应对石墨烯进行共价修饰,可有效调节石墨烯各种优异的物理性质,如电学、力学、光学性质等。针对化学惰性的石墨烯,我们建立了石墨烯的光氯化共价修饰方法,利用氯气在光激发下产生高活性自由基进攻石墨烯,打断石墨烯的π-π键,加成到石墨烯的碳原子上,并将碳原子由sp2转变为sp3结构。氯自由基对石墨烯的加成并未破坏石墨烯的二维蜂窝结构。由于尺寸效应和量子限域效应,石墨烯的物理化学性质会随尺寸和维度的
静电纺丝作为新兴技术在生物材料中备受关注,但电纺纤维不耐压的结构特征制约了其在骨修复领域的应用[1,2]。我们采用独特的水浴收集法,制备出取向聚己内酯(PCL)纤维,用于改善磷酸钙骨水泥的材料脆性,拓展其在骨再生材料中的应用[3]。力学测试表明,超细纤维少量添加就能有效提高磷酸钙骨水泥的韧性。纤维的加入还可增加样品的孔隙率,形成互相贯通的孔道结构,有利于骨组织和细胞的长入,促进骨水泥的降解。此外,
非硅介孔金属氧化物一直以来都是介孔材料研究的热点.寻找新的普适性合成方法一直是介孔材料合成的重要挑战之一,对开发材料在光、电、磁、催化等方面的应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个工作中,我们利用介孔二氧化硅(EP-FDU-12)[1]的超大三维开放孔道(>30 nm)为硬模板,将AcHE 溶胶-凝胶[2]过程形成的稳定金属氧化物前躯体纳米颗粒均匀涂覆在二氧化硅介孔表面,最终得到具有非硅金属氧化物表面F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