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初探血清抗神经节苷脂(GM1)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改良酶联免疫双抗夹心(ELISA)法,对48例SLE患者血清中的抗GM1-IgM/IgG抗体和抗GQ1b-IgM/IgG抗体水平进行检测,同时检测10例类风湿关节炎(RA)、5例干燥综合征(SS)、1例混和性结缔组织病(MCTD)、1例多发性肌炎(PM)及97名健康对照(HC)的血清样品.对其中5例SLE患者随访3个月,比较前后血清抗体水平.48例SLE患者包括7例神经精神性SLE(NPSLE)与41例非神经精神性SLE(non-NPSLE)患者.以健康对照组99%参考值上限作为阳性界值,进行Fisher确切概率法x2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Dunnett t检验.结果 首先确立了中国人血清抗GMI-IgM/IgG抗体与抗GQ1b-IgM/IgG抗体的阳性界值,取99%参考值上限,分别为0.411、0.408、0.481和0.441.SLE患者血清抗GM1-IgG抗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0.33±0.09与0.27±0.05,P<0.05),而血清抗GM1-IgM抗体、抗GQ1b-IgM抗体、抗GQ1b-IgG抗体水平在各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我们所建立的阳性界值,SLE患者血清抗GM1抗体阳性率为19%(抗GM1-IgM抗体为4%,抗GM1-IgG抗体为15%).血清抗GM1-IgM/IgG抗体、抗GQ1b-IgM/IgG抗体水平与SLE患者是否伴发神经精神性表现、抗dsDNA-IgG抗体阳性与否及治疗3个月前后SLE疾病活动指数均无明显关联(P>0.05).结论 SLE患者外周循环中存在对神经节苷脂GM1的免疫应答,并可能参与了SLE的发病过程.血清抗GM1抗体和抗GQ1b抗体水平和SLE临床特征无明显关联。
血清抗神经节苷脂抗体水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摘 要】
:
目的 初探血清抗神经节苷脂(GM1)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改良酶联免疫双抗夹心(ELISA)法,对48例SLE患者血清中的抗GM1-IgM/IgG抗体和抗GQ1b-IgM/IgG抗体水平进行检测,同时检测10例类风湿关节炎(RA)、5例干燥综合征(SS)、1例混和性结缔组织病(MCTD)、1例多发性肌炎(PM)及97名健康对照(HC)的血清样品.对其中5例SLE
【机 构】
:
200040,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风湿科,200040,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200040,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200040,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风湿科
【出 处】
: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发表日期】
:
2010年14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透皮吸收制剂是一种新型的给药系统,是目前国内外医药学工作者的研究重点,也是现在国内新药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本文介绍了国内外透皮贴剂的发展及其特点,从透皮贴剂常用的基
目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照顾行为与疾病控制状况调查.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本院2019年2月-2019年8月收治老年二型糖尿病患者若干,抽取100作为调查对象例,患者组间资料存在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