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功能观的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理论及其来自中国的经验

来源 :第二届全球金融学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sx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在我国,由于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重要地位,银行改革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受到空前的关注。但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东亚金融危机的影响,金融稳定被提到了空前的高度,银行改革的现实取向与金融服务改进的客观要求开始出现严重的背离。实际上,近年来,银行体系虽然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但由于缺乏全面规划和整体协调,仅仅囿于原有体制轨迹的趋势外延,整体上与市场经济的不适应性表现得越来越明显。本文在对既有的传统的国有银行改革理论进行评价与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审视与评价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新视角—功能范式,并基于我国1981-2003年的宏观数据对中国国有银行的功能进行了一个初步的测算,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本文拟就我国环境监测工作在体制上存在的问题,以及我国环境监测引入市场机制,建立新形势下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环境监测体制等问题,作一个系统的分析和讨论,以求为
水环境产业是一个广义概念,涉及水资源使用的一切活动,其核心内容是水源保护、给水工业和排水工业.本文论述了水环境产业的基本经济特征、水环境产业的市场化趋势及竞争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经济增长一直保持较高的速度,但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却相对迟缓,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需要.本文论述了城市人
每个国家都会面临汇率制度的选择问题。汇率制度的选择一直是,而且仍将是国际金融领域中最重要、争论最为激烈的问题之一。每一个国家的政府也会根据自己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亚洲金融危机使人们更清楚地认识到稳健银行体系的重要性并直接促使了银行治理的兴起,这不仅直接推动了公司治理理论在以商业银行为主的金融中介领域的
本文概述了会议概况与专家学术报告,就金融体制运行与前沿理论开展了研究。本届年会人选论文大都基于重要的基础研究命题和现实函待解决的课题,无论从研究领域的拓展、研究方法
中国国情决定了我们的生态环境状况同世界平均水平相比具有先天脆弱性.人口众多、相对贫乏的人均资源和很高的人类活动强度;国土本身的自然基础构成与地理特点;经济发展的速
货币的价格是利率,利率平价论在短期(多为3个月到12个月期限)内仍然广泛用于汇率的预测.国内外大量前期研究(主要是实证经验分析)围绕着抛补的利率平价论(CIP)和不抛补的利率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国际上银行事件或危机发生频率越来越高,出现了一系列因一家或多家银行倒闭而在整个银行体系引发系统性风险或危机的事件。这些系统性风险事件不同于一般
本文试图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理解金融的发展。大量经济学文献表明,金融在经济发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但是深一层的问题在于:为什么有的国家形成了有利于经济发展的金融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