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气候资源优化晋冀蒙毗邻旱作区种养业结构

来源 :西部大开发:气象科技与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139487068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定点试验和大范围的调查研究,对晋冀蒙毗邻旱作区的农业、牧业、林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和研究.针对本地区的气候资源、生产水平及经济状况,分析了农业发展的可行性,并且提出本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必由之路是优化种养业的结构.同时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得出本地区作物的生产潜力.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提出优化种养业结构的具体方案及对策.
其他文献
在制种工作中,我们发现珍汕97A、威20A、ⅡA等不育系具有较强的再生能力,不育系再生仍然是不育系。再生的不育系接受恢复系的花粉产生的种子同样是杂优种。根据我县近几年的
夏玉米是我国北方的主要秋粮作物,栽培面积大,产量高。但在玉米的栽培实践中,时常在苗期出现脱肥的异常现象,必须及时查明原因,并采取对应的措施。黄叶苗—缺氮。如夏玉米植
水稻半旱式栽培是改良冷、烂、锈田,提高单产的有效措施。1989年铜仁市推广半旱式栽培2866.4亩,亩产比常规栽培增产39.5~81.6%。其中,48.8亩示范田增产58.5~92.6%,经济效益十分
本文就种植业机器系统制定的有关问题,如机器系统及其相关因素、特性、机型选择和机组功率匹配验算等作了初步分析与研究,提出了制定机器系统的途径与方法。 In this paper,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