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别鲁乌图VMS型Cu-Pb-Zn矿床成矿流体研究

来源 :第十八届全国包裹体及地质流体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adan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VMS型矿床)是一种呈层状或块状堆积的贱金属硫化物矿床,由海底火山热液作用和喷流沉积作用形成.在VMS矿床成因研究中,成矿流体来自于海水对基底火山岩的淋滤还是直接来自于岩浆热液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将通过对别鲁乌图矿床硫化物微量元素,电石气地球化学和流体包裹体的研究揭示该矿床成矿流体的来源。硫化物原位LA-ICP MS分析结果显示浸染状富集Se和Sn元素;角砾状矿石富集Se,Te,Co,Pb和Bi等元素;块状矿石富集Mn,Ni和Tl等元素。矿石中具有较高的Bi,Se,Sn含量,指示有岩浆流体参与成矿作用。硫化物微量元素,电石气和流体包裹体研究均表明岩浆流体对别鲁乌图矿床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海底的岩浆房不仅为成矿提供了热源还提供了大量的成矿物质。
其他文献
黑岚沟金矿位于胶东蓬莱-栖霞成矿带北部,是一个以石英脉型矿化为主、蚀变岩型矿化为辅的中大型金矿,研究程度较低.金矿具有多阶段矿化,形成诸如石英-黄铁矿脉、石英-多金属硫化物脉、乳白色石英脉、梳状石英脉等脉体.成矿期石英H-O同位素数据显示,成矿热液具岩浆水和大气水的混合来源特征,石英内群体流体包裹体的C同位素结果指示成矿热液亦具幔源流体的贡献。金属硫化物的探针分析以及流体包裹体的测试结果共同表明,
前人对马元地区楠木树矿床地质特征、矿石组构特征、矿石矿物和脉石矿物地球化学特征、成矿金属来源、成矿时代以及矿床类型等多方面进行了讨论,但是对矿床中流体特征及性质的认识还不够完善.本文旨在通过对楠木树铅锌矿的流体包裹体进行研究,确定流体特征,探讨成矿流体与有机流体的关系,以期揭示有流体对金属成矿的影响,为该矿床的成因模式研究提供参考.
H2S以气态、溶解态的形式广泛赋存于地质流体中,是洋中脊热液的主要气体成分之一,其直接影响到成矿元素的溶解、迁移及硫化物矿床的形成,同时也是热液喷口黑暗生物圈化能自养微生物的重要能量来源.本研究利用熔融石英毛细硅管(Fused silica capillarycapsule,FSCC)结合拉曼光谱技术,收集了H2S在气液两相共存条件下(温度:-85~100℃;密度:0~1g/cm3)气相及液相的拉
单个流体包裹体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LA-ICP-MS)是国际上近二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定量检测包裹体成分的微区原位分析技术,其具有高精度、低检测限、多元素同时快速检测的特点,克服了传统包裹体群体分析中多期次包裹体成分被同时检测的缺点,因此在精确示踪成矿物质来源、精细刻画成矿过程、深入揭示成矿机理方面具有传统方法无可比拟的优势,成为当今分析流体包裹体成分的最佳手段之一.流体包裹体和石
干沙鄂博稀土矿床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南西60km,为目前北祁连最大的稀土矿床.该矿床含矿母岩为碱性杂岩体,形成于碰撞后环境,与北祁连碰撞后俯冲板片断离有关,是继四川牦牛坪稀土矿床之后又一个产于碰撞造山带的稀土矿床.显微观察结果表明,在石英、萤石和方解石等脉石矿物中发育大量流体包裹体,其形态多样、类型丰富。按室温(20℃)下的成分相态特征及加热过程中的变化,将其分为熔体包裹体、流体-熔体包裹体和流体包裹
胶东金矿集区位于胶东半岛东部,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重要的金产地之一,其以不足0.2%的国土面积提供了全国25%的金产量.本次工作研究的马家窑金矿床位于蓬莱—栖霞成矿带的南部,该带相对于其东西两个成矿带(招远-莱州成矿带和牟平-乳山成矿带)缺乏大型超大型金矿床,多以中小型石英脉型金矿床为主,其研究程度也相对较为薄弱.本文拟通过详尽的岩相学、流体包裹体及相关稳定同位素等方面的研究,探讨马家窑金矿床成矿过
广东新寮岽铜矿床是近年来发现的具有中型远景的铜矿床,主要有两种矿化类型:细脉浸染型、石英脉黄铜矿型,成矿作用经历了石英-黄铜矿-黄铁矿-毒砂、石英-黄铜矿-黄铁矿、石英-方解石和表生作用四个阶段.流体包裹体研究显示:均一温度为172-420℃,且主要分布在170-230℃、250-350℃、370-420℃三个区间.含铜-银石英脉型矿体中沸腾包裹体组合显示,成矿温度为291℃,盐度为12.96wt
近年来对华北克拉通北缘的很多中生代碱性侵入岩展开了比较详细的研究,但对于辽东的赛马-柏林川碱性岩体的地球化学研究多集中在上个世纪,尤其对成矿密切相关的流体包裹体等几乎未开展过研究工作.赛马-柏林川碱性岩体处于板内非造山伸展环境,使得碱性岩浆有可能较完整的分异和演化,有利于稀土元素、放射性元素在岩浆作用晚期的富集。霓霞正长岩以富含稀土元素为特征,其稀土元素含量比正长岩含量高,Eu/Sm比值接近,但L
在岩浆结晶过程中,挥发份从岩浆中出溶发生在岩浆-热液过渡的阶段,但是这个过程很难被记录,主要是因为这个过程比较短暂.熔融包裹体由被封存在矿物中的原始岩浆组成,对其进行显微测温、化学分析的研究是进行岩浆演化过程研究的重要手段.魁岐晶洞花岗岩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通过对晶洞花岗岩里的石英斑晶和石英晶簇里的不同类型的包裹体对其进行激光拉曼和显微测温研究,可以有效地揭示岩浆热液的形成机制,厘定岩浆热液的原始特
对于铀矿而言,其形成与烃类的活动关系密切,故测定烃类逸散的年龄对理解铀成矿的过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笔者对伊犁盆地南缘西段洪海沟铀矿床含矿层砂岩包裹体分析表明,发育1期次的油气包裹体,与天然气包裹体共生的盐水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63~87℃,再结合前人对该区含矿层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史模拟的结果,表明煤层气发生过一次逸散,时间主要在76~105Ma之间,并结合该区铀成矿年龄来阐述煤层逸散与铀成矿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