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集流内阻解耦模型的锂离子液流电池设计

来源 :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yzhou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越来越多的可再生能源嵌入电网,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与电网稳定性的矛盾日益凸显。目前储能技术尚不成熟,成为新能源电网系统发展的薄弱环节。开发低成本、长寿命的储能技术是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改善电网稳定性的关键。锂离子液流电池是由中科院电工研究所独立提出并在国内最早进行研发的新型化学储能电池,它综合了锂离子电池和液流电池的特点,是一种输出功率和储能容量彼此独立、成本较低、寿命长、安全性较好的新型可充电池,在电网储能领域应用前景广阔。如何通过创新设计提高电池能量密度和能量效率,是目前锂离子液流电池基础研发阶段有待突破的技术瓶颈。为此,我们提出集流内阻解耦模型,通过改变现有电池的结构设计,从原理上将电池反应腔大小和电池内阻解耦,设计制作新型锂离子液流电池,将电池功率密度提高了1~2个数量级,大大降低了可预计的电池模块成本。研究工作为上述技术瓶颈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创新思路和方法。
其他文献
  电极材料作为超级电容器的关键材料,其比电容量、高倍率充放电性能及循环性能直接决定着超级电容器的综合性能。构筑高比表面积、良好的离子传输及电子传导通道的三维结构
会议
在庆“七一”迎“八一”采访英模活动中,我们跟随四川省党代表、国土资源部九○九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党委书记吴世清,从祁连山雪峰到长江三峡大坝,纵横2000余里,感受了水
  超级电容器做为一种新的储能设备,已经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眼球。多孔碳材料合成更是众多材料科学家十分看好的材料。多孔碳材料由于其原料价格低廉,导电性好,比表面积大
会议
  从传统便携式电子产品到电动汽车和智能电网储能电站等新兴领域,锂离子二次电池正在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正极材料性能的优劣作为决定锂离子电池能量和功率密度高
会议
  单质硒,因其在电化学反应过程中的两电子反应机制和高的密度,具有很高的理论体积比容量,适应目前对电池体积限制严格的移动设备和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需求。此外,硒作为半导体
会议
  超级电容器作为一种新型储能装置,具有充电时间短、使用寿命长和绿色环保等特点,其中电极材料是超级电容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和组成直接影响超级电容器的超级电容器
会议
含糖聚合物(glyco polymer)是指将糖组分通过不同的化学反应途径引入到聚合物分子链中形成的功能高分子。由于糖基可以改善聚合物的亲水性、生物相容性及生物降解性,从而制备出在生物、医药等诸多方面具有各种特殊用途的功能材料,含糖聚合物的合成研究引起各国学者的重视。前期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共聚、共混的方法将含糖单体引入到聚丙烯腈超滤膜中,能够显著地提高聚丙烯腈膜的内在亲水性和生物相容性,从而延伸其
  锑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由于其高比容量(660 mA h g-1)而受到广泛关注,但在脱-嵌钠过程中存在巨大的体积变化而最终导致容量的快速衰退[1,2]。本文通过湿法球磨制备出S
桑螟是桑树的主要虫害,每年都给桑蚕业的发展带来巨大损失。作为目前防治桑螟的主要手段,化学防治引起的环境污染、桑螟抗药性等问题日益凸显,而且化学农药的施用极易对家蚕
  Li3V2(PO4)3材料以其热稳定性好、安全性高、电压平台高、能量密度高等优势被认为是一种非常具有应用潜力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1].但该材料与其他磷酸盐系列正极材料一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