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痹病与痿病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届内经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ige08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痹痿两病,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为之设专文两篇,即《痹论》与《痿论》;《灵枢》中既有专文论周痹之病(《灵枢·周痹》),又有大量关于痹病的记载散见于其他篇幅。可以说,《内经》广泛论述了痹、痿的病因、病机、症状、分类等问题,立论之深,堪称居诸病之首。本文结合相关材料,试述了痹病与痿病的联系与区别。
其他文献
阴阳是中医认识自然的基本方法、分析问题的基本逻辑语言、固化和上升经验的基本纲领、演绎中医防治方法的基本指导思想。阴阳和五行是两个不同层次的概念,阴阳是最上层的概念
<正>《黄帝内经》是中医学奠基之作。其中,药物性味组方原则两千多年来一直有效指导临床实践,对后世方剂学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气味厚薄与阴阳升降药物食物各有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