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α2-MG水平与小动脉闭塞性脑梗死的发生及脑部白质损害程度的关系

来源 :中国脑卒中大会2016暨第六届全国心脑血管病论坛、2016中国脑卒中大会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论坛、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ra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血浆α2巨球蛋白(α2-MG)水平与小动脉闭塞性脑梗死(SAO)的发生及脑部白质损害(WMLs)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符合TOAST分型的SAO患者58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LAA)患者56例,健康对照组53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上述研究对象的血浆α2-MG浓度。应用F检验比较三组间血浆α2-MG水平的差异,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判断SAO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确定SAO的最佳临界值。通过头部磁共振平扫(MRI)对SAO组进行Fazekas评分评判WMLs的程度,应用F检验比较不同Fazekas评分患者血浆α2-MG水平的差异。应用Spearman秩相关判断SAO组Fazekas评分与血浆α2-MG水平的相关性。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sRAGE对心源性脑栓塞、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的鉴别、诊断及sRAGE与心源性脑栓塞复发的关系。方法:选取符合TOAST分型的心源性脑栓塞(CE)患者37例,大动脉粥样硬化型缺血性脑梗死(LAA)患者36例,以及无症状大动脉狭窄患者43例,健康对照组48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上述研究对象sRAGE的浓度。比较各组sRAGE水平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
目的:探讨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梗死(Ischemic Stroke,IS)病因亚型的相关性,并初步探讨OPG基因多态性与脑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血管损伤程度及部位的关系。方法:按照TOAST病因分型选择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rge-artery atherosclerosis,LAA)脑梗死患者285例、小动脉闭塞型
会议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活化因子受体配体(RANKL)基因rs9594782(T> C)、rs9533156(T>C)、rs2277438 (G>A)与脑梗死及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方案,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分别检测240例LAA患者、65例SAO患者、38例AS患者及129例正常对照者的基因型,并分析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分布。统计方法采用x2检验。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TRAIL)及其受体骨保护素(OPG)、死亡受体5(DR5)与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rge artery atherosclerotic,LAA)脑梗死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按照TOAST病因分型选择LAA型脑梗死132例,同期健康对照组60例,根据脑动脉狭窄累及数目,将LAA组分为单支、双支、多支病变3个亚组以评价患者脑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
目的:建立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颈总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探讨阿托伐他汀抗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作用。方法:36只雄性ApoE-/-小鼠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阿托伐他汀组(他汀组)。空白对照组饲以普通饲料做假手术。模型组、他汀组均给予高脂饮食并做右颈总动脉套管术,术后第5周分别予生理盐水、阿托伐他汀(10mg·kg-1·d-1)灌胃。三组小鼠于术后第8周末股动脉取血进行生化检
目的:探讨半乳糖凝集素-3(gal-3)水平与LAA型脑卒中患者脑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及其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根据TOAST病因分型选取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rge artery atherosclerotic,LAA)脑卒中患者105例,小动脉闭塞型(Small artery occlusion SAO)脑卒中患者50例,无症状性脑动脉狭窄(Asymptomatic cerebral artery
目的:MMP3在动脉硬化斑块中基质蛋白的降解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表达与MMP3基因多态性相关。本研究中,我们探讨了MMP3的3个功能性多态性位点及单倍型与中国汉族人LAA、SOA脑卒中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30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3d)和338例同期健康查体者,卒中组按TOAST分型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性(Large artery atherosclerotic,LAA)
目的:探讨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Endothelial-specific molecule 1,Endocan)与脑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及大动脉粥样硬化(Large artery atherosclerotic) LAA型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严格按照TOAST病因分型选择LAA型脑卒中患者105例,小动脉闭塞型(Small artery occlusion S
目的:探讨中国青岛地区脑梗死患者GC(维生素D结合蛋白)和VDR(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并进一步探讨遗传因素对动脉粥样硬化颅内外选择性损害的影响。方法:选取272例LAA(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型脑梗死患者、87例SAO(小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及175例同期非脑梗死人群,从VDR和GC基因中分别选取2个代表性单核酸多态性VDR[SNPs,rs2228570、rs1544410]和GC[SNP
目的: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出小鼠(ApoE-/-小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Toll样受体4(TLR4)、NF-κB、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介素(IL-1β)的表达水平进行研究分析,以探讨该炎症通路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ApoE-/-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2只)和模型组(12只)。对照组给予正常饮食,做假手术。模型组给予高脂饮食并做右颈总动脉外置硅胶管术。两组小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