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指示地幔部分熔融过程中铁-钒同位素分馏

来源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fzzf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研究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探讨了V同位素在部分熔融过程中的分馏行为,表明V同位素可作为岩浆过程氧化还原条件的有力示踪剂。
其他文献
会议
月海玄武岩代表着月幔深部源区部分重新熔融的产物,是研究月球内部物质成分的窗口.本文基于月球陨石NWA 4884的化学成分信息,利用月表玄武岩单元与成分的遥感数据,推演其可能的月表源区。
Hf-W同位素定年方法是目前确定月球核慢分离等早期重大事件精确年龄的最主要的定年方法之一。因此我们通过计算180w、182w、183w、184w等w同位素的小分子体系及固体体系的核体积效应。发现在高温条件下,W同位素在金属相和不同价态硅酸盐相之间的核体积效应引起巨大的非质量分馏(10~1000×10-6级别),其数量级能够解释及影响W同位素在类地行星、球粒陨石和铁陨石之间的同位素异常值。另外,这种
本研究对阿波罗巧号返回的月壤样品进行了细致研究,用场发射扫描电镜对一些颗粒进行了微观特征观察,发现大多数颗粒表面都有很多的附着颗粒,其中有一些是熔融非晶,有的是吸附的破碎月壤颗粒,同样经历了太空风化作用。选取其中一颗样品上相对平坦但有附着颗粒的地方进行聚焦离子束(FIB)切割,提取出来减薄到100 nm以下进行了透射电镜分析。结果发现,样品基体是辉石,在表面150 nm范围内有明显的风化层,靠近表
HED(Howardite-Eucrite-Diogenite)陨石是超镁铁质和镁铁质的岩浆岩和冲击成因的角砾岩,可能起源于4号小行星灶神星(Mittlefehldt,2015).为了避免外来物造成的污染,本次工作特别选取了非角砾岩化的灶神星陨石,并测试其中辉石的主微量元素含量,来探讨灶神星早期的岩浆演化过程。
本文选取华北克拉通东部块体早白至世基性岩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样品的全岩主微量元素、Sr-Nd-Pb-Hf同位素组成,单斜辉石斑晶主微量元素、水含量、Sr-Pb-O同位素组成以及斜长石斑晶主微量元素、Sr-Pb同位素组成,并且对基性岩原始熔体以及岩石圈地慢水含量进行了估算,旨在了解华北克拉通早白至世岩石圈地慢水含量的空间分布,并通过岩石圈地慢水含量的分布对克拉通破坏的动力因素进行初步制约。
本文对东南沿海的三个白至纪镁铁质岩体开展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工作,研究手段包括岩石学、矿物成分、锆石U-Pb年龄、单矿物原位Sr-Pb同位素、全岩主微量元素及Sr-Nd-Pb-Hf同位素等,旨在理解其成因与古太平洋俯冲作用之间的关系。
扬子克拉通西缘从新元古代以来经历了多次板片俯冲和地幔柱上涌等构造事件,因此其深部地壳物质遭受了复杂的改造作用.新生代早期,扬子西缘再次受到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持续碰撞的影响,在41~31Ma期间沿哀牢山-金沙江断裂带发育大量富碱岩浆活动,这些碱性火山岩携带了丰富的深源捕虏体,为研究深部地壳的组成与演化提供了天然样品.
西秦岭马圈沟玄武岩中发现有大量的橄榄石捕虏晶和辉石捕掳晶,粒径达几毫米至十几毫米,且具有明显环带结构.橄榄石捕虏晶的核部为贵橄榄石,边部为透铁橄榄石.在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曲线上,反环带辉石核部具有富集轻稀土元素而亏损重稀土的特征,(La/Yb)N=2.1-7.9,轻重稀土分馏明显,Eu负异常不明显。边部具有相似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但元素的绝对含量更高。在Mg#-TiO2相关图上,核部成分与华北
本研究首次对腾冲不同火山岩捕获的熔融包裹体成分(包括液相和气相成分)及其物理属性(如形成捕获温度、压力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并结合火山岩全岩的岩石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以期对腾冲火山岩岩浆源区、火山岩成因及地球动力学机制有更深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