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电子病历系统的开发和应用

来源 :2016中国卫生信息技术交流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LINDA_F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保护和使用民族医疗资源,适应民族医疗信息管理的需要,针对国内缺乏先进、实用、全面的蒙文电子病历的现状,采用企业与医院相结合的模式,开发了蒙文电子病历系统其配套软件系统.实现蒙文电子病历系统与中文电子病历高度兼容,与整个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相融合.已经在32家蒙医、蒙中医医院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其他文献
通过对临床用药过程进行全流程闭环改造,追溯每个业务点的操作时间、操作人员、使用情况等,规范医生、护士、药师等的诊疗行为,对医嘱各个环节可明确责任人,记录操作时间,做到可全员追踪、可全程追溯,可切实操作,可个体纠正,可科学统计及全面分析,从而实现药品医嘱的全流程跟踪,对提升医疗质量有重要意义.
目的:设计并实现辅助临床决策的电子病历自动分类、统计分析及患者随访监测系统Defancer.应用背景Defancer能够帮助医院实现电子病历大数据的存储与自动分类管理,同时还能完成疾病分类编码的升级转换,在此基础上可以为医生提供实时的可视化病历统计结果,并定时提醒和记录患者随访情况,辅助医生更好的完成诊疗过程.方法:针对临床电子病历的分类管理和统计分析问题,设计了基于ICD-10编码的自动匹配模块
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以下简称"大医二院")在践行"互联网+"过程中,发展基于移动互联网医疗技术为核心的智慧医联体模式,利用互联网云平台有效搭建起医联体互利互通的医疗信息生态,让医联体一二三级单位跨越以往地域和技术孤岛鸿沟,便携化、即时化、定制化地整合和利用医疗资源,实现预约挂号、远程会诊、双向转诊、推进分级诊疗.通过
本文论述了通过后结构化技术对文本病历进行处理,改善计算机对文本病历的理解能力,解决基于文本病历难以开展大规模的医疗质控、临床决策支持、临床科研、医疗大数据应用的难题.该技术的重点是采用自动训练方法对大批量病历进行学习辅以人工审核校对构建一个医学语料库,在此基础上对需要抽取的病历进行句法分析、实体识别标注、信息抽取和组织,最终将抽取到的信息组成树状结构,以XML文件的格式进行存储.
随着远程医疗相关法规不断完善,远程医疗技术的突破,远程会诊逐渐在我国医疗机构中普及,对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高卫生服务可及性具有推动作用.本研究分析了北京肿瘤专科医院远程会诊病例的分布特点及会诊效率的影响因素,为今后远程会诊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当前国内许多大型医院都逐渐引进消毒供应追溯管理系统,大多是作为一个专科管理系统进行信息化建设,不太适合基于多院区集团化发展要求下的消毒供应管理模式.本文主要在院区多科室及多院区集团化业务流程,以及面向不同对象的服务内容,多院区的系统架构及核心功能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并设计了新的消毒供应管理系统.这种新的消毒供应管理体系在某大型医院建设中三年的探索与实践,实现了对一个院区多科室、多院区集团化规模下的
目的:总结医院信息系统与医保前台数据不一致的原因,并对信息系统进行改造,设计出监控本地系统与医保前台交易信息的平台,以达到精简业务处理流程、避免医患纠纷、降低医保亏损的目的.方法:通过对医院信息系统与医保前台数据交互的过程分析对比,对于可能出现数据不一致的环节进行重点改造.结果:经过数据分析对比,发现信息系统和医保前台之间确实会出现事务不一致的现象,继而导致两地数据不一致.结论:针对数据不一致的问
为改善就医体验,有效解决实名制就医、远程诊疗、预约转诊等环节的患者身份认证问题,江苏省在原有的居民健康卡技术规范体系基础上,提出了基于HCE和NFC技术的居民健康卡云卡建设方案.本文讨论了居民健康卡云卡的技术实现和基于居民健康卡云卡的业务应用,为居民健康卡云卡建设提供参考.
目的:依托云计算服务平台、市民卡等基础设施,综合应用医疗物联网、数据融合传输交换、移动计算等信息化手段,在区域预约挂号服务平台实现医院信息系统直连、号源池托管、院内自助取号、分时段预约的基础上,解决精准预约,实现患者就医行为的引导,落地分级诊疗应用等智能化预约挂号服务.方法:利用服务导向体系的思想,数据交换、同步、传输等技术,采用分级部署模式,通过Web Service、可扩展标记语言技术,以及企
随着"互联网+医疗"的深入发展,以"互联网医院"为代表的新型医疗服务模式正逐渐进入到人们的视野.文章在阐述互联网医院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介绍了互联网医院的三种建设模式,从医疗服务方面对国内典型的5家互联网医院进行分析,最后对互联网医院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