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轮用钢380CL闪光对焊成型开裂原因分析

来源 :2012国际冶金及材料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CCATM2012)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车轮用钢380CL闪光对焊后成型中在焊接部位出现开裂,对开裂的试样进行化学成分、力学性能、金相组织和夹杂物分析.结果表明:开裂试样Si含量超标,高于标准0.011%;开裂试样的金相组织为铁素体+珠光体,F晶粒度为9.5级,金相组织正常;焊缝处存在SiO2、MnO、Al2O3等非金属夹杂物.钢中Si含量偏高、焊接处非金属夹杂物是造成开裂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改进措施.
其他文献
利用化学成分、金相组织及扫描电镜成分分析等对Q345qC桥梁钢板因冷弯产生的裂纹进行了系统检验分析。结果表明,Q345qC桥梁钢板出现冷弯裂纹主要原因是原铸坯表面存在纵向裂纹所致。
生产检验中发现热轧带钢SS400存在表面开裂现象.本文讨论了SS400热轧带钢的生产工艺流程,对有裂纹的SS400连铸坯进行低倍分析,对SS400热轧带钢进行金相组织和夹杂物分析.结果表明:SS400热轧带钢表面开裂的主要原因是连铸时结晶器内坯壳厚度不均匀,引起连铸板坯表面出现裂纹,轧钢过程中这样的裂纹不能被焊合,从而引起热轧带钢开裂.S、P元素偏析引起局部含量偏高、表面增碳、魏氏组织也会引起SS
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万能材料试验机等分析手段,分析了连杆螺栓断裂失效的原因。结果表明,断裂的螺栓材料质量正常。机组的超负荷运转以及螺栓与连杆内壁的微动磨损造成了裂纹的萌生、扩展,最终在交变载荷下发生了早期疲劳断裂。
某减速机固定用12.9级螺栓,安装后出现断裂.采用化学分析、金相检验、扫描电镜和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对其断裂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螺栓在表面处理过程中,氢渗入螺栓基体,在应力作用下,发生氢致延迟断裂.
M36螺栓用于紧固件装配半年后发生断裂,对开裂的螺栓进行了宏观分析、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分析、物理性能分析、断口及能谱分析和金相分析。结果表明裂纹萌生于螺帽与螺杆R处,在交变应力作用下,裂纹以疲劳方式扩展直至断裂。
对开裂的不锈钢法兰进行了宏观分析、化学成分分析、断口及能谱分析、金相分析和晶间腐蚀分析。结果表明,不锈钢法兰的开裂是具有晶间腐蚀敏感性的材料在环境介质、残余应力与工作应力的作用下,产生的沿晶应力腐蚀裂纹。
穿孔针工作于高温复杂应力环境下,承受着高温、大温差和复杂应力,其寿命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3Cr2W8V穿孔针用于铜坯穿管,设计寿命大于60次,在经过两次穿管后即发生断裂现象.采用宏观、微观分析方法和化学、力学、金相等检验方法对其断裂原因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断口裂源在穿孔针的内孔壁,裂纹由内向外扩展.断口裂源具有韧窝十解理断裂特征,裂纹扩展区主要为解理脆性断裂,整个断口具有大应力过载断裂性
某黄铜螺杆在户外电力产品上使用10年后,忽然发生断裂.本文采用SEM和EDX等技术对黄铜断口形貌和成分进行了分析,探讨黄铜螺杆的失效原因.扫描电镜结果表明该黄铜螺杆在长期使用中发生了低应力腐蚀断裂,呈现明显的沿晶断裂区、解理区、过渡区和韧窝区.EDX结果表明该断面发生了脱锌腐蚀,并存在一定量的Na和S等腐蚀性元素.所以该螺杆在应力和腐蚀环境作用下发生了应力腐蚀断裂.建议在污染严重的地区使用时,需保
某能源动力公司发电机转子叶片在运行中突然异常断裂,为了弄清叶片断裂原因,对断件进行了现场实地考察并取样,通过宏观观察、扫描电镜分析及光学金相分析对发电机转子叶片的断裂原因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果表明,叶片的断裂为疲劳断裂,疲劳断裂源是由锻压折叠缺陷引起,在交变应力和应力集中的共同作用下促使疲劳扩展,导致叶片最终失效。
某厂生产的汽车前轴钢在疲劳断裂试验过程中,还未达到预定的疲劳极限值便发生开裂。本文通过金相显微组织观察,分析磨削裂纹产生原因以及对磨削面组织性能的影响,制定合理的磨削制度,改进生产工艺,以提高产品性能,为今后生产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