黼領考--兼論先秦上衣領緣

来源 :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2017研究生论文报告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qing44526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先秦时期,黼领的使用跨度非常之广,上至诸侯,下至士妻,且男女通用,礼服、常服通用,固不当为一种固定的花纹,而是颜色体系的一种,代表着二种以上颜色的混合织物.《说文》之黹部与糸部字颇多相似者,一是都与纺织品有关,二是多有用来表示颜色之字.金文“玄衣黹屯”之“黹”、《诗》“素衣朱襮”之“襮”、《仪礼·士昏礼》女从者“被颖黼”之“黼”,应都是表示这种黼质的衣领.
其他文献
买地券用于墓葬仪式,这是一种被学术界忽视的民间应用文体.在史学、民间信仰研究、语言学研究取得进展的同时,其文体研究尚属空白.受使用场合、书写主体、功用目的制约,作为
《诗经》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诗歌总集,作为儒家重要经典之一,《诗经》的阐释和研究在学术史上始终处于显学的地位,历代学者都对它倍加关注.20世纪前半期地下出土材料丰富,随
海昏侯墓出土的西周提梁卣的制作者是殷商子娃后代大丐制作,因此器应该叫《西周大丐提梁卣》.制作时间在周武王十三年,和《利簋》同时.根据提梁卣记载,大丐父乙在阑主室接受
草书,因草创得名.书写卒迫造就了草书,草书推动了汉字简化.这是汉字文化发展的必然的历史规律.汉字简化由书写方便、提高效率、文化普及构成了历史进程,也是理论基础.9万多汉
北京大学藏汉简《反淫》属“反”体文.“反”文体的语言基础为反言笔法,其行文多针对某一文章所发,形式上与原文相仿,而内容上则与原文相对或在原文基础上加以延伸.《反淫》
汉地佛教四部广律中《十诵律》翻译最早,戒本翻译更在律本之前.敦煌遗书中十诵比丘戒本主要有两种,一为“古译”,一为“旧译”.古译本存两种,今佚,条目与今本广律相合,翻译与
在《说文解字》中有着以“畗”为声符的系列字.畗在这些字中不仅表音,而且也是意义来源.复字也从畗得胜,以复为声符的系列字在意义上也与畗有很大的关联.
汉语词汇核心义分析与传统的同源词研究既存在不同,又有所关联.文章以四个字(所代表的词)为例,通过义项的整理和同源的系联,将核心义的根源上溯至语源义,并归纳了核心义与语
目前共计发现敦煌文献中存有《金刚经》汉文写本3460号,除51号完整写本外,其余3409号皆有不同程度的残损,其中930号可缀合为375组.本文先以各组缀后所存内容先后与完整程度为
西周三百年的历史中,为夺权建国、平乱拓疆、抵御入侵而起的军事活动不曾停歇.西周与东方淮夷部族的战争贯穿了整个西周历史.将传世与出土文献中有关西周与东方淮夷部族的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