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资源产业链中的污染物与中药安全

来源 :海峡两岸暨CSNR全国第10届中药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cj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国内外广泛关注的中药材安全性问题,阐述了中药资源产业链中污染物的可能来源及危害,综述了污染物对中药安全性影响的研究进展,提出了提高中药安全性的应对策略。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多因素盆栽试验,对不同肥力搭配下太子参抗氧化酶活性与叶绿素含量及其二者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分析施肥对太子参生长的影响,探索适宜太子参生长的施肥水平和组合。结果表明:每盆施用尿素3g,过磷酸钙7.5 g,硫酸钾1 g时,太子参抗氧化酶活性最低,叶绿素含量最高。此外,在不同施钾水平下,叶绿素与CAT和SOD活性都达到极显著相关,其他处理中的叶绿素与抗氧化酶活性没有达到显著相关。
通过坚持以“质量”为核心建设中药材GAP基地,确保中药材GAP基地产品质量“安全、有效、稳定、可控”。
目的:考察不同来源和品种化橘红中肌醇的含量,为化橘红质量标准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法进行测定,色谱柱Rezex RCM-Monosaccharide Ca2+(8%)(Phenomenex,300mm*7.8 mm);流动相为去离子水,流速0.40mL·min-1;飘移管温度80℃;喷雾管加热状态100%h口热状态,雾化气体为空气,压
目的:研究长筒石蒜Lycoris longimba Y.Hsu et Q.J.Fan鳞茎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种层析分离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长筒石蒜鳞茎中分离得到12个生物碱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文殊兰碱(1)、石蒜西啶醇(2)、Squamigine(3)、11-羟基文殊兰碱(4)、Pancracine(5)、石蒜碱(6)、加兰他敏(7)、石蒜胺(8)、(
目的:研究建立江苏细柱五加果实中三萜皂苷类成分HPLC-ELSD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为其质量控制和药材鉴别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ELSD色谱法,4吏用AlltimaTM-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甲醇:0.5%醋酸水,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柱温35℃。ELSD检测器条件:漂移管温度106℃,载气(氮气),流速2.9 L.min-1,进样2
目的:筛选富集淫羊藿中淫羊藿苷的最佳树脂及条件,使分离工艺达到最优化。方法:采用静态吸附一解吸方法,从6种大孔吸附树脂中筛选出最佳D1400树脂,进而考察了D1400树脂对淫羊藿苷最佳富集工艺,并以HPLC法测定淫羊藿苷的含量,对淫羊藿苷富集工艺进行评价。结果:D1400树脂为富集淫羊藿苷的最佳树脂,以70%乙醇为吸附溶剂,95%乙醇为解吸附溶剂,PH为6、12时静态吸附、解析效果最佳:结论:以最
不同药剂防治山莱萸炭疽病田间药效试验研究表明:70%甲基硫菌灵WP和80%代森锰锌WP防效较好,在急需防治的情况下,可采用最小有效剂量和交替使用。
本文概述了《肘后备急方》内容,由晋至金朝的演变,和葛洪在炼丹、古代化学以及青蒿治疗疟疾上的贡献。论述了青蒿治疟的发现和青蒿素、青蒿素类药物的发明、研制,在抗疟疾病历史上的重要作用。这也是1 600余年以来,在药物发现、发明上的一大传奇事迹。《南岭植物名录》是岭南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开发的重要资料;《葛洪肘后备急方》是我国传统医药宝贵遗产,和岭南药用植物可持续利用开发的重要基础
目的:研究当归化学成分的动态积累规律,为生产中适宜采收期的确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UPLC-MS/MS)联用技术,色谱柱:BEHC18色谱柱(2.1×100mm,1.7μm);流动相:乙腈-水(含0.1%甲酸),梯度洗脱,流速0.4ml/min;柱温30℃。对不同生长期16个当归样本进行测定,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结果进行监测。结果:主成分分析(PCA)图显示,不同生长期当归的1
目的:研究当归挥发油对离体气管、十二指肠和血管平滑肌的作用,探讨作用的组织选择性和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离体组织灌流技术,运用16道生理信号采集分析系统描记平滑肌张力变化曲线,计算肌张力变化率。结果:当归挥发油对静息气管平滑肌有明显的舒张作用(P<0.01),能减弱His、Ach、caCl2和KCl预收缩气管平滑肌的作用(P<0.01);对正常十二指肠平滑肌具有舒张作用(P<0.01),能减弱A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