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兽共患病防控战略研究意见和建议

来源 :第166场中国工程科技论坛——人兽共患病防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1118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经济和科学文化素质相适应的人兽共,患病防控政策和法律法规研究,只有了解和掌握国内外人兽共患病流行病学,了解和借鉴不同经济水平国家和地区人兽共患病防控的经验和教训,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可操作,具有可持续发展的防控技术政策和防控技术措施,对现有的人畜共患病诊断监测以及防控技术进行甄别和分析,制定和建立可操作性强的防控技术方法,防控人兽共患病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完善的研究。
其他文献
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是一种专性细胞内原虫,几乎可感染所有的恒温脊椎动物,如哺乳动物和鸟类.在不同动物体内弓形虫可具有不同的生物学特征,弓形虫分子遗传学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对人兽共患弓形虫病的防制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通过国际标准方法用B1基因检测550份来自中缅边境的蝙蝠组织样本,结果发现弓形虫感染率为29.3%,用12个基因标记物包括SAG1、5SAG2、3SAG2、al
鞭毛是细菌体表重要的附属结构之一,一直以来仅被简单地当作运动器官.近几年来,随着对鞭毛结构和致病性作用的深入研究发现,鞭毛及其运动性可促进细菌对于宿主细胞的黏附与侵袭,在细菌生物被膜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与细菌毒力因子的分泌也密切相关,且鞭毛素蛋白与细胞上Toll样5受体(TLR5)结合诱导机体促炎性反应.同时,鞭毛也因其独特的免疫学效应而被应用于新型免疫佐剂的研发.本文主要就鞭毛的结构、与细菌各
副溶血弧菌广泛存在于海洋环境,引起水生动物疾病,是污染海产品的主要致病菌,也是我国食物中毒病的主要病原之一.本文结合本实验室的工作和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要叙述副溶血弧菌在食品中的污染、分子多样性与流行特征、Ⅵ型分泌系统功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复合群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病.全球约三分之一的人感染结核,约10%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严重者导致死亡.动物结核病除导致动物生产的损失外,还是人结核病的重要来源.卡介苗(BCG)是人结核病预防的唯一疫苗,但存在一定缺陷.已报道了多种新型结核疫苗,如重组BCG、减毒活疫苗、亚单位疫苗、DNA疫苗、病毒活载体疫苗等,其中一部分已经进入人体临床试验.动物结核疫苗的研究刚刚起步.獾BCG疫苗
本文总结了项目组在2009-2013年间对四川地区猪乙型脑炎流行病学研究的部分结果.从四川省18个地区采集了猪血清1571份,猪流产死胎脑组织与蚊虫样品127份.采集的猪血清以间接ELISA进行乙脑抗体检测,胎儿脑组织及蚊虫样品以RT-PCR检测乙脑病毒,并对部分四川代表毒株进行基因克隆、测序和分子进化分析.血清学结果显示,2009年、2012年和2013年,血清抗体平均阳性率分别为62.2%、3
结核分枝杆菌膜蛋白的原位标记和功能研究是一项非常繁琐的工作.本文结合本实验室近几年在膜蛋白方面的研究进展,对分枝杆菌基因敲除系统、外膜蛋白OmpA以及孔蛋白MspA在膜定位、药物转运等方面的功能研究进行综述.
Molecular surveillance systems such as PulseNet, CaliciNet, and CryptoNet have played a major role in surveillance and investigation of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public health security in the United Sta
会议
对2009年至2012年国内临床发病猪分离的98株猪链球菌进行药物敏感性分析.利用购于美国DADE BEHRING公司的链球菌药物敏感性检测板,采用微量稀释法对试验菌株进行药物敏感性分析.猪链球菌对四环素、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林霉素4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均在89%以上,其他药物耐药率均在20%以下,共发现22种耐药谱.与本实验室2003-2008年耐药性数据比较分析显示:猪链球菌的耐药谱从11种增加到
建立H7N9禽流感的小鼠和雪貂模型,以及标准化的模型评价技术,是对相关药物或疫苗进行效用评价,以及对病毒的致病机制展开研究的前提保证.鼻腔接种A/Anhui/1/2013(H7N9)病毒后,动物均表现出典型的临床症状,包括体重下降(小鼠、雪貂)、体温升高(雪貂)、竖毛(小鼠)、流涕或打喷嚏(雪貂)、死亡(小鼠).小鼠和雪貂的呼吸道排毒高峰分别出现在感染后第2天和第3~5天.除呼吸道外,H7N9病毒
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数量至今仍在继续攀升,尽早了解H7N9病毒对哺乳动物的致病性及通过气溶胶传播的可能性,对于应对2013年秋冬可能再次来袭的疫情、制定正确的防控策略,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利用已建立的各亚型流感雪貂模型,通过系统观察动物感染后的临床症状、死亡率、病毒组织分布,以及组织病理学分析,H7N9病毒对雪貂的致病性被证实低于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而与2009年pdmA(H1N1)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