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畜禽健康养殖与疫病防控的基本思路与策略

来源 :安徽省生态健康养殖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畜牧兽医青年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gys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介绍我国畜禽健康养殖及疫病防控中应转变观念并准确定位动物防疫工作,建立和健全各级畜禽防疫体系和兽医卫生监督控制体系,以保障防疫规划、措施及其各项兽医法规的贯彻执行;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牢固树立生物安全意识,以区域化和标准化的安全养殖小区建设为核心,大力推进动物健康养殖与动物生产生物安全体系的构建和完善。
其他文献
为了研究不同浓度的低聚壳聚糖对鸡肠道乳酸菌的影响,试验选用1日龄健康AA肉雏鸡360只,随机分成3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为低聚壳聚糖低剂量组(20mg/kg)、低聚壳聚糖高剂量组(40mg/kg).21日龄和42日龄时分两次采样测定乳酸菌的数量,比较对照组与试验组乳酸菌菌群数量的差异,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1日龄测定结果表明低剂量和高剂量的低聚壳聚糖
目的:研究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大蒜素对不同日龄的天长三黄鸡血清中GLU(血糖)、ALP(碱性磷酸酶)、TP(总蛋白)、ALB(白蛋白)、GLO(球蛋白)的影响.方法:选用200只1日龄肉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三个试验组日粮中分别添加50mg/kg,100mg/kg和150mg/kg的大蒜素,测定肉鸡血清生化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肉鸡
针对安徽省传染性法氏囊病(1BD)超强毒株AH01的流行,本试验用4种临床上常用的国内外中等毒力活疫苗分组免疫13日龄的麻黄鸡,于免疫后10d用AH01株攻毒,观察各组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测定法氏囊指数,同时用ELISA方法检测免疫鸡血清中抗体水平.试验结果表明,这4种疫苗对超强毒株AH01均有免疫保护效果,但购自北京的疫苗A的免疫保护效果最好,其次是购自以色列的疫苗C,购自南京的疫苗B和购自马
本次调查就是从滁州市猪病流行病学调查入手,辅之以生猪养殖、疫病普查、抽查和血清学、病原学检测,经过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的一年时间,逐步摸清了全市猪病发生和流行情况,检测分析了引发猪病的主要病因,并提出了防控对策.
目的:建立鸡传染性贫血病毒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技术,以便简单、快速、特异地检测CAV,同时搭建LAMP技术平台.方法:选取GenBank中69株CAV序列,利用DNAstar软件包中的MegAlign软件对上述序列进行比对,选择第300bp~1050bp的保守序列区域,使用在线设计软件Pirmer Explorer V4软件对引物进行设计并筛选,以CAV阳性质粒为模板用3对LAMP引物进行
爆发呼吸系统疾病是牛场新进牛主要疾病之一,表现为咳嗽、气喘、呼吸困难和深长喉音,牛生长受阻,严重影响肉牛养殖效益.针对目前各个养殖场出现的疾病问题,特进行了该病情况调查,通过临床症状分析,病料采集,实验室染色鉴定以及药敏试验,从而提出预防处理措施,给出治疗方案.结果表明,通过治疗处理可以大大改善病牛发病症状,减少死亡率,促进生长,减少牛场经济损失.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食品加工及贮藏过程中弯曲菌污染检测技术的最新成果,包括核酸检测方法和免疫学检测方法。
本文对奶牛乳房炎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防治方法、临床用药的主要制剂形态等方面进行了概括性总结,并对奶牛乳房炎临床治疗效果不佳的原因进行分析阐述,指出了治疗奶牛乳房炎的各种剂型的利与弊,展望了中药新剂型的开发对防治奶牛乳房炎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本文分析了规模化猪场循环经济模式,使用养殖业产生的粪、尿、污水等废弃物经过集中贮存、固液分离、发酵处理,产生"电"、"热"、"肥",提出了粪污的就地处理、就地转化和高效利用的循环经济利用模式,为实现养殖业与种植业的有机结合、互相促进提供科学方法.
本试验连续两年对南方最常见的双坡顶漏缝地板有窗封闭式羊舍夏季最热月(7月)的空气环境指标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该类羊舍最热月空气日平均温度、相对湿度、气流速度、照度、噪音、氨气和二氧化碳浓度分别为30.5℃、70.2%、0.16m/s、99.451x、49.82dB、1.98mg/m3、0.060%,除日平均温度超标外,其他各项指标均符合环境卫生学标准;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舍内空气温度和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