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水资源公报数据挖掘

来源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_yao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GIS软件将2001-2010年的水资源公报进行图形化表达.通过绘制公报各要素的省级行政分区、一级流域分区和时间序列对比分析等专题图件,直观地反映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变化关系.并基于GIS数据库对水资源公报数据进行挖掘,制作了基于公报数据的水资源负载指数、水资源承载指数等图件,以水资源承载力为切入点探究水资源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结果表明,以GIS为平台将水资源公报进行图形化表达,不仅更加直观地表达水资源公报数据,更便于对公报中数据进行挖掘,反映较深层次的信息.建议在以后的水资源公报发布工作中采用.
其他文献
为比较PMF和PCA-MLR两种受体模型对土壤中重金属来源解析的结果,在江西德兴地区采集了336个表层士壤(0~20cm)样品.在对士壤中主要元素的污染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分别应用PMF和PCA-MLR模型对土壤中重金属来源、进行了定量解析,并对源解析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中仅Cd和Pb的平均值含量高于矿区背景值.除Hg和Zn外,研究区土壤中大部分重金属元素含量高于江西省土壤中重金属元
以昆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周边土壤为监测对象,对采集土壤样品中的8种重金属Cd、Hg、As、Pb、Cr、Cu、Ni和Zn进行了测定与分析.采用土壤单项污染指数法、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地质累积指数法和生态危害指数法进行结果评价,并分析了重金属元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该饮用水源地周边土壤污染和生态风险程度都比较小,大部分重金属不存在污染和生态风险,只有Cu、Hg存在较低程度污染和潜在生态风险,土壤环境
以黑麦草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在铜(Cu)、镉(Cd)、铅(Pb)、锌(Zn)四种重金属胁迫下的萌发生长情况.利用盆栽试验对每种重金属设置低、中、高共4种不同浓度的单一污染环境,结果表明:在Cu、Zn胁迫下,黑麦草萌发的发芽、生长等各项指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均体现为对黑麦草萌发的抑制作用.在Cd胁迫下,黑麦草的各项指标基本也呈现出下降趋势,但各处理及对照间均无显著差异,因此在本试验浓度条件下Cd
本研究以南方某市典型黑臭河道为对象,采用湿法分筛和连续提取法分析了底泥中不同粒径下6种重金属的总量和形态分布特征,利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法和风险评价编码(RAC)法评价了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大小,并基于这两种方法的不足提出了简易综合评价法.结果表明,重金属在细颗粒组分上呈现出一定的富集特征,在各赋存形态中主要为可还原态、可氧化态;综合评价法是在考虑重金属毒性系数的的基础上,以重金属有效态替代
为查明廊坊城区重金属As、Cd、Hg、Pb的污染来源,在完成廊坊市规划区地面降尘重金属含量分析后,对本地及周边的北京、天津地区的566家等生产企业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化学原料制造和金属制品类企业数量最多,占比分别为40.5%和28.6%.其中石油天然气开采、金属制品、化学原料制造、医药制造、有色金属冶炼延加工等厂家呈密集集中分布,廊坊城区范围内地面大气降尘重金属起始污染面积约43km2,占总采样
通过建立大气干湿沉降连续观测站,研究了广州市两个典型区的氮沉降化学组成和磷以及锌、铜、铬、镍、铅和镉六种重金属沉降特征并初步分析了主要污染来源.结果表明,在氮的化学组成上,于沉降以硝态氮为主,湿沉降以氨氮为主;氮沉降通量大小主要受湿沉降和气象条件的影响.市区氮沉降主要来源以颗粒物溶解态氨氮为主,郊区以气态和气溶胶态为主,推测其主要人为来源是燃料、生物质和工业燃烧及汽车尾气产生的大气氮氧化物和还原型
地卷属地衣作为大型叶状地衣,广泛的分布在博格达山森林生态系统林下地面和藓丛上面.本研究我为了比较分布在博格达山北坡的膜地卷(Peltigera membranacea(Ach.)Nyl)和平盘软地卷(Peltigera elisabethae Gyelnik)体内的元素含量的差异,采用扫描电镜检测法初步确定地衣体内的元素含量,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光谱直读法对Al、Cr、Mn,Zn、Pb、Cu、Cd、N
以沘江流域某铅锌矿区周边农田土壤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土壤表层(0~20cm)149个土壤样品,分析测定了As、Cd、Hg、Pb、Zn共5种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研究区农田土壤重金属Cd、Pb、Zn含量相对处于极高水平,污染十分严重,Hg属于中度污染,As属于轻度污染;相关性分析结果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Cd、Pb、Zn、Hg、As这5种元素来源相似,主要来源于矿山开采和工业活动.研究表明矿区开采和工业活
台湾某处大型场地遭受多种有机污染物污染土壤及地下水,主要采用多相抽除法(Multi-Phase Extraction,MPE)并搭配其他原位工艺进行修复.本研究以此场地为案例,选用具备「分层补丁功能(Hierarchical Patch Dynamics Paradigm,HPDP)」的模拟软件,在不同尺度的模型调整适当的元素网格大小,如此即能掌握整个场地大尺度流场状况,也能细腻呈现MPE系统修复
R语言在生态毒理中的应用会越来越多,文章通过具体的语法实例,简要的介绍了R语言在生态毒理——慢性毒性试验中有关NOEC的确定的具体应用,希望能为R语言在生态毒理慢性毒性方面的应用提供一些启迪和参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