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避寒旅游生态适宜度的脆弱环境生态恢复研究设想--以云南干热河谷为例

来源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20科学技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pu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环境脆弱的云南干热河谷所拥有的稀缺与宝贵的气候资源是发展避寒生态旅游不可或缺的旅游资源,避寒旅游是低碳旅游与健康旅游,能有效降低冬季季节病的发病率,减少病死率给人们带来的痛苦,还可疗养身心,因此,发展避寒旅游正契合当前云南省大健康产业的发展需求,有利于提升自然资源的利用价值,充分体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避寒旅游研究方兴未艾,开展基于冬季避寒旅游生态适宜度的脆弱环境生态恢复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研究期盼以云南干热河谷为案例地,在充分识别引起云南干热河谷环境生态脆弱的主要自然、人文因素基础上,运用GIS、案例研究、嫡值法、灰色关联分析等方法,探讨干热河谷适合冬季避寒旅游的地域特征,构建干热河谷避寒旅游生态适宜度特殊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尝试评估避寒旅游对生态脆弱区带来的正、负面影响,找出云南干热河谷脆弱环境生态恢复的主控因素及作用,探讨开发避寒旅游与生态恢复关联度的核心机制.
其他文献
通过分析水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和固体废物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目标和指标,从水环境建设规划、大气环境建设规划、声环境综合治理规划、土壤环境保护规
在国家以部委调整建立自然资源部等行动为抓手,强调生态文明和资源统筹的时代背景下,重新审视水土资源关系,研究水土空间交互影响规律.深入认知水土空间协同对水环境保护和修
针对目前《环境管理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利用网络课堂,增强知识内化;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教学方式多样化,提升课堂趣味性;考核形式灵活多样,重视学生自主创新等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十九大进一步提升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对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全面总结和重
为研究天津临港滨海湿地公园水体中细菌种群特征,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方法对公园内水体细菌基因组DNA进行序列分析.结果发现:湿地公园整体运行良好,细菌种群Shannon多样性
农业面源污染成为水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也是我国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文章梳理了我国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方面已有的成果与研究进展,提出了今后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领
生态文明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安徽省黔县是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具有生态文明建设独特的特色和优势.
乌梁素海是中国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本文基于近10年来乌梁素海入湖水量、水质数据,开展入湖氮磷通量输入及海区水质空间异质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18年后乌梁素海生态
我国部分城市存在工业企业布局不合理,小微企业散乱分布等现状,对城市居民生活空间造成一定负面影响.本研究以江苏省靖江市为例,运用GIS技术作为辅助分析手段,在基于工业用地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塑料垃圾进口国,曾经承担了众多发达国家的塑料污染治理责任,“洋垃圾”禁令使这种污染转移态势得到扭转.同时,生活、生产方式的转变造成我国塑料垃圾近